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记者就“职业倦怠”问题访胡守钧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5/09/16 12:14  东方网-文汇报

  在温饱已解决的情况下,为什么当代人在工作中缺少“价值感”?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守钧教授。

  记者:据资料显示,“工作倦怠”在国外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当下中国的社会环境与上世纪70年代的国外环境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对“工作倦怠”心理有什么影响?

  胡:上世纪70年代,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竞争激烈下,为追求最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分,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但也导致了劳动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竞争中,劳动者为了生存,不得不被动地适应商业化单调的工作,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以工业化为主的混合模式的发展阶段,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竞争和压力之下,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类似的社会心理。

  记者:那么,能不能说“工作倦怠”是现代生产方式下劳动异化的结果?

  胡:对,而且是严重异化的结果。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生产者的异化包括无法控制劳动过程和工作性质;不能把工作与个人目标和组织的更大目标结合在一起;缺乏对组织本身的归属感;无法表达创造力和独立的判断力4个层次。“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与它们都很相似。

  记者:除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还有哪些社会变迁易使人们出现“工作倦怠”?

  胡: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对这种心理影响非常大。

  从前,在计划社会里强调以集体价值为主,个人价值为辅,工作者的自我价值感很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褒扬个人价值、崇尚个性自由,是显著的进步。但这条路径的发展也出现了非理性的分支,出现了极端的个人化。

  这种病态的过分关注自我的心理,强调个人意愿,无法将组织、集体的价值与自身价值相协调。

  记者:个人主义影响了个人与组织、社会的价值认同感,使得个人丧失了目标的一致性,也阻碍了赋予工作的意义,导致了倦怠心理。

  胡:是的。另一个价值观的变化,还体现在整个社会对成就感的衡量过分偏向了物质。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功利化的社会里有一种将价值体系完全定位在物质基础上的趋势,比如看一个人是否成功,基本条件就是有房有车,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这就很容易导致工作倦怠感的产生。因为,拼命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一旦这种需求满足后,空虚随之而来,价值感找不到依托。

  记者:调查显示,“工作倦怠”已成为一种社会情绪,它对个人、组织以及当前社会发展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胡:这种坏情绪会传染。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个人,轻则导致个人身心亚健康状态,重则导致心理崩溃。对企业来说,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生产效率低下,财富增长减慢。对家庭来说,工作倦怠会导致失业、夫妻关系紧张等家庭不和。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会导致社会发展放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重在发掘工作意义

  记者:“倦怠”呼唤社会支持系统。从组织、家庭和社会环境出发,如何来实现这种支持?

  胡:从内部的支持来说,最关键的还是个人心理的调节。

  首先,要分清工作和事业的区别。天文学家开普勒以撰写占星书赚钱,来支持天文学的研究,最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了谋生,开普勒选择了著书的工作,但天文学才是他真正的事业。

  记者:如果把工作当作谋生的“饭碗”,自己又不喜欢,年复一年如何克服工作倦怠呢?

  胡:工作仅仅是谋生的工具,那么你就赶快做完它。怨也是过一天,不怨也是过一天,那还不如早做完了,下班以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以化解倦怠,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记者:但很多人一旦把工作当成了饭碗,可能就会不敬业,出现玩世不恭的情绪。

  胡:这不对。劳动关系首先是以诚信为纽带,劳资双方都必须遵守契约的规定。即使不喜欢,但以工作换取物质利益,在表面上至少是一种等价交换。这是最起码的诚信原则。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诚信观念未深入人心,诚信体系还有待建立。

  记者:那么,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并把它作为事业去追求,难道就不会出现倦怠?

  胡:喜欢的工作多次重复后,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这时需要重新发掘工作的意义,使其更富有创造性。就像一个好的铁匠,在不断摸索改进打铁技术过程中,他获得了工作的成就感。对于喜欢的工作,其改进的空间无限大,关键在于个人心态。

  记者:外部的支持系统又有哪些呢?

  胡:从外部的支持系统上说,企业是最关键的一环。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关系,对化解倦怠很有积极的意义。

  现代生产方式下,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在工作之外对员工心理进行舒缓。譬如,企业内部举办文化活动,组织心理诉求,调节气氛以补偿员工心理上的消耗。

  记者:从国外一些采取了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的企业来看,企业帮助组织成员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难,有效缓解了员工遇到的心理危机,生产效率有显著提高。

  胡:是的。我们社会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包括的不仅仅是被服务者,还应该包括服务者。我个人反对“站立服务”。“站立服务”从西方引进来,但是人家的服务员站的时间很短,而我们的服务员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这能保证他们永远对顾客笑脸相迎吗?现在,非人格化对待服务员,他们怎么可能以真情对待顾客呢?

  记者:顾客也要学会如何尊重服务者。上航以“微笑服务”著称的空姐吴尔愉也提到,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是空乘人员的天职,但也希望乘客能够对年轻的、没有经验的空乘人员以较为宽容的态度,给他们创造一个快速成长起来的环境。宽容之心,是被服务者给予服务者在情感上的支持,也是防止工作倦怠的一剂良方。

  胡:另外,家庭作为私人情感的港湾,对缓解倦怠也起到很大作用。

  还有公共部门,如行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对违反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有力监管,遏制组织对员工非人道的管理,也能适当降低员工工作倦怠的程度。

  员工,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劳动者。个人、企业、社会,都处在互利合作的和谐共生体内。员工工作倦怠,应该得到全方位的重视并努力予以缓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