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应届生求职前先定位 把握好快乐工作的方向盘

http://www.sina.com.cn 2006/02/27 10:15  解放日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具有高学历教育的求职人员数量急剧上升。高校毕业生是未来职场的潜力股,他们有激情有动力有欲望,但是缺经验缺技能是他们的弱势,而职业化程度太低则更是他们的软肋。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正确地评估自己,用社会的热点给自己定位,一味追求“体面就业”、“高薪就业”、“稳定就业”,归纳成一句
话:“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稳定要看公务员”。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学生设计了一份精美简历,准备一套职业服装,背好英语的自我介绍,参加一轮又一轮的面试,这个方向对了吗?

  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生在求职时失去了方向,在面试时没了准心,就业求职的道路越走越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盲应聘不如先定位。

  下面将与大家分享一个实际的案例,从而剖析高校毕业生求职群体面对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背景:

  小邱是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冲着计算机是个热门专业就读了这门课,但四年下来,自己觉得并不喜欢,每次考试也是勉勉强强地过了。

  现在面临大四要找工作了,放弃自己的专业吧,小邱不太情愿,毕竟学了四年,选择其他职业吧,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况且也担心自己缺乏专业上的优势,一个门外汉哪能和科班出生的学生竞争呢。因此小邱就想找个1800到2000元的工作或者好一点的企业先混着。但招聘会跑了很多,简历也投得不少,找来找去,却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岗位,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有了方向,小邱忧心忡忡。

  案例分析:

  在小邱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的突出问题——盲目就业。应届生求职首先考虑的是找到一份“饭碗”,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这时“发展”方面就顾不上了。缺乏准确的职业定位,盲目就业是发展受挫、人职不匹配等种种“后遗症”的根本原因。

  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因此要做到准确定位,就要做到知己,知彼,科学决策。

  知己主要是要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面对专业和职业,自己应该如何选择,自身的能力可以以多合理的价格和企业论价;做到知彼——就要了解企业招聘的是什么样的岗位,企业愿意为此支付多大的成本,企业所在的行业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等等;科学决策是在了解个人和企业的基础上,使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达到一个平衡点,使个人的价值量化,打下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

  指导建议: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给小邱作了气质类型测试量表、成功动机量表的测试和SWOT分析。通过测评和分析,我们发现小邱人格气质类型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从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上看,我们找到他具有

竞争力的相关职业资质,他也谈到了自己特别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而且在实习时,主要做的工作都是围绕咨询工作开展的。

  因此我们建议小邱比较合理的职业发展路线应该是“客服专员——主管——经理”之路。

  然而他的核心病症在于,四年里学的是纯计算机技能,相对于客户服务领域的工作要领和技能完全不了解,这使他对例如客户服务行业情况、企业的需求和薪资价格比较陌生。因此他不敢尝试应聘这方面的岗位。

  鉴于他的各方面资质和实际工作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专门为其定制了急速培训计划,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学会客户服务相关工作的基本要领。经过岗位搜索、信息过滤、技术支持等专业环节,小邱重新找到了正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且获得了多家公司的面试通知。

  高校毕业生求职是一个市场化选择性的行为,如果说公共招聘网为这一群体提供了信息服务的平台,那我们的职业指导则应当帮助他们认清自我,引导个人立足长远发展,实现准确定位。

  此外,针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停留在有病医病治疗的阶段,而更应该扩大范围,从大一、大二开始抓起,建立预防机制,未雨绸缪。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群体,不会是猎头公司或是其他盈利性职介机构关注的群体,作为公益部门,公共职介应当承担起引导这部分群体市场就业的职责,帮助他们找到与自己职业个性、专业特长、综合素质与职位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成功迈好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