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大学生签约:另觅高枝还是从一而终?

http://www.sina.com.cn 2006/04/21 12:02  红网

  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日前发布的《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中国青年报》4月19日)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形势下,优秀的毕业生们在不停地挑选着
自己最佳的归宿,而对于众多平庸的毕业生来说,先签一个工作“保底”无疑也是当务之急。

  面对这些毁约比例相当高的大学毕业生,老师批评,企业抱怨,俨然成了众矢之的。面对如此大面积的毁约,我们是不是也该问一问:这些马上就要走出校门的学生为什么毁约?难道一旦签约就要“从一而终”吗?

  我们就以广东为例,据今年1月5日《信息时报》报道,广州企业月薪500招大学本科生。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剧增,人才市场已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转变。作为用人方,面对众多人才,之所以敢低薪招贤,是因为他们不愁在市场上找到所需要的人才。而大学生呢?“不敢问薪水,不能问薪水,最想问薪水。”招聘会上,许多求职学生这样形容他们的内心感受。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刚进招聘会觉得自己还是“人才”,一个小时之后觉得自己也就是“人”,再过一个小时,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中国青年报》12月27日)

  对待大学生,我们固然可以引导他们“先就业,再创业”“先就业,再加薪”,不必过度看重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关键是要寻找一个为自己增长能力的平台。但资料显示: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一般要投入15万,学生花费金钱、投入精力,高投入却换来毕业低薪回报,这绝对是一个赔本的买卖。毕业生毁约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新的签约单位薪水高,二是新的签约单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觅高枝”,可以更快地安身立命、发展事业、反哺家庭。

  笔者认为,大学生频频毁约缺乏诚信是个“伪命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处于用工劣势的大学生难道不知道“诚信”的重要吗?如果说他们“不诚信”,那也是一些用人企业逼的。做为用人企业,如果以为如今“知识廉价”、“文凭贬值”,想长期笼络住物美价廉的大学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人往高处走”的道理谁都明白。要想留住人才,可以靠待遇,可以靠事业,可以靠感情。如果一条不占,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只好“用脚选择”。年轻,一切皆有可能。就算要让学生交点违约金,对于将要加入的薪水较高的企业,这不过是毛毛雨。但这样常常会让企业措手不及,给企业的正常工作也带来很多麻烦,谈何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呢?!(作者 赵学勤)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