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指导:应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宽容和鼓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8日 10:1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由于方向难选择、资金难寻找、压力比较大,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很低。对此,人们应该允许失败,多给予他们宽容和鼓励——

  “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这是教育部8月份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

  在“大学生创业率低”、“大学生创业只有热情,缺少行动”等报道被广泛关注之后,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些地区还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是,“最终真正的创业者仅占1.94%”的统计数据,还是让很多人不解。那么,大学毕业生自己如何看待创业难呢?

  创业方向选择难

  刘小斌,2008年毕业,现与朋友合伙做枣类食品经销。

  “大四”时下半学期是刘小斌最迷茫的半年。他的同学告诉记者:“毕业半年之前,我问他怎么打算的,他说‘想自己创业’。过了两个月再问,他说‘要不考研吧。’后来再问,他说‘考研没用,先找工作吧。’再过两个月,他又说‘给别人打工没什么意思,我想出国’,后来我干脆不问了。”

  听了同学的话,刘小斌嘿嘿地笑了,“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对社会完全不了解,对怎么创业也是一概不知道,挺迷茫的。看到周围的同学忙着找工作、考研、出国,我也动过念头,但最后还是想自己干。”

  在下定创业的决心后,刘小斌形容自己:“那段时间就是疯狂地看电视、上网,找各种项目,看创业方面的节目,看人家怎么赚钱。”几个月过去了,刘小斌还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

  对于“在学校里有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问题,刘小斌和同学表示,“根本没听说过!就是搞些就业讲座什么的。听完那些成功人士的发财之道,自己该怎么办还是不知道。个人情况不同,有些根本就不适用。”

  后来经同学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家里是做大枣生意的。于是两个人开始做枣类食品的经销。由于有合伙人家人的帮助,两个人的创业还算顺利。前几天,他们的枣类食品又成功进入一家大型连锁超市。

  刘小斌说:“我觉得学校应该开创业方面的选修课,比如政策法规什么的。另外,多举办一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因为书本上的理论跟现实中的实践完全是两码事儿。否则,出了校门才想创业的事,肯定找不到北。”

  启动资金筹集难

  “现在干什么不要钱,不向父母要,我能怎么办?”李鑫这样问记者。

  李鑫,毕业两年,创业两次,现在正在做铝合金门配套产品的生产。

  提起第一次创业计划的夭折,李鑫仍很感慨。学新闻专业的李鑫,两年前毕业时发现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同样,他也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烦恼了几个月。直到去年12月份,一个做塑料贸易的朋友建议他也做这行,经过一番考察后,李鑫下了决心。

  “当时大概需要80万元的资金,但家里只能凑上40多万元,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放弃了。”李鑫告诉记者。

  “没想过贷款么,大学生创业不是有优惠政策嘛?”记者问。

  “你说的那是国家有政策,一层层地到了地方,就落实不到位了。而且最多给贷5万元,一般也就二三万元。手续还特麻烦,社保局、工商、税务……一大圈跑下来,没个仨月俩月弄不完。你就跑吧,累死还不见得行呢!”

  第二次创业,李鑫从自己家的铝材生意中看到了商机,决定进行铝合金门配套产品的生产。吸取上一次失败的经验,他决定先解决资金问题。

  “需要雇15个人,一年工资就得20万元。租厂房一年大概4万元左右,设备的钱大概要20万元,生意真正运转起来后还需要流动资金……”筹集资金仍是个大问题。

  这次解决资金缺口的办法是,父母的积蓄20万元,再拿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向银行贷了30万元。有了这些钱,李鑫的这次创业才得以进行下去。

  “资金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选厂房、上设备。然后去南方学技术,回来再生产一批产品看合不合格。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旺季我就能够看到自己的产品在销售了。”李鑫显得很自信。

  在采访中,李鑫反复说:“我这算好的,还有家里能帮着凑点钱,那么多没钱的人怎么办?”

  压力太大承受难

  “当初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周围反对声一片,都说‘刚毕业什么经验没有,不好好工作就想自己当老板。’后来公司破产了,压力就更大了,整天都不想出门,感觉自己没脸见人了。”韩锋这样形容自己创业时遭受到的压力。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韩锋,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一年多以后,和另外两个同事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从事企业的小型局域网络组建,同时做企业网站和域名服务。公司规模不大,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由于享受到当地政府优惠政策,三个人实际投资只需要20万元。

  “由于在以前的公司有一些客户积累,加上创业初期很多问题还没显现出来,公司成立后的前四五个月,还是赢利的。后来,因为竞争太激烈,当地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有200多家,业务开拓不好,加上三个合伙人之前都是做技术的,管理意识淡薄,很快就亏损了。”亏损3个月后,公司申请破产,工商部门来清算了债务,最后算下来,韩锋亏了2万多元。

  “虽然公司刚成立时,周围人都很反对,但看到我们前期效益还不错,又都夸我有本事;等到公司破产了,说什么的都有了。当时,公司破产不是让我最难受的,周围人的不理解、瞧不起才是最让我心里难受的。”

  如今,韩锋在一家外贸集团做人力资源管理,上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使他认识到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上次创业失败了,但收获还是挺大的。我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学习,目标更明确了。35岁之前我不会再考虑创业了,但并不代表选择放弃,以后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给予宽容和鼓励

  大学生创业路上的“三难”,或许该让人们反思一下:大学生创业难,在很多时候,不能够只抱怨他们不努力、没热情、没能力。将创业难、创业率低全归于大学生身上,恐怕无法真正找出问题的症结。

  北京研究劳动问题的专家郭兴昌认为,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还很缺乏,很多大学生可能有创业想法,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和经验,不知从何做起。因此,高校急需在创业教育方面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不能简单地把专业知识跟创业能力划等号。

  郭兴昌还指出:当前的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创业如果没有来自家庭的支持,很难获得创业资金。目前,虽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但在政策的落实上、程序的简化上做得还不够到位。因此,对很多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即使有了创业的方向,找到了合适的项目,缺少资金来源也将成为他们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伴随着的来自社会各方的议论,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郭兴昌说,当前,在对待大学生创业方面,人们传统的观念还没有改变,不允许失败,缺乏足够的宽容。在这种不理解声中,更多本可以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其潜能被扼杀。因此,多给予创业的大学生宽容和鼓励,帮助他们坚持再向前走一小步,或许他们就成功了。

  记者 张锐 丁国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创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