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冷门专业就业率独占鳌头 默默无闻成“金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 11:39   京华时报

  你知道“听力”专业是学什么的吗?“照明”专业会好找工作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冷门专业”就是没人愿意报考,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的专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非常冷僻的专业,却在如今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在就业率上独占鳌头,学生甚至在大三时就被早早“预订”。

  99%的学生大三时被预订

  -冷门专业介绍

  听力学是一门与生物科学、电声学与语言学、医学等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学生课程也是复合型的,包括听力学、医学、高数及心理学课程等。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假期实习占很大比重。

  默默无闻的就业“金矿”

  听力学专业,虽然大多数人可能闻所未闻,但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矿”。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副书记滕贺圆介绍,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以来,毕业生都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99%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了,考研、出国的人也不在少数。系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明确就业意向。今年暑假,学院接到很多电话——要今年毕业的学生,“但今年毕业的学生老早就没有了,只能向他们推荐明年毕业的学生。”

  滕贺圆说,每年一月份时,听力学专业90%的学生就业是没有问题的。到4月份,也就是毕业前两个月,就业率会达到100%(其中包括考研、出国)。学院曾做过统计,刚毕业的学生,平均薪资水平在3500元左右。

  9年来仍是全国“独家”

  200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这是在全国首次开设听力学专业。2004年成立了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并于2006年升格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2005年,听力学专业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专业建设至今已有9年,目前仍是全国唯一的本科专业。

  在京尚无招生计划

  听力学学制四年,尚未有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每年共招生70人,浙江招生35人,其他招考省市包括山东、湖北、陕西、贵州、安徽、河南等。

  目前历届毕业生有265人,连续6年就业率100%。医院及事业单位、国内听力企业、外资企业三类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出镜

  工作5个月升任经理

  史文迪 听力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

  实习一个月后即转正,五个月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月薪6000元以上,被公司委以重任——在众多毕业生倍感压力的当下,这大概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就业”,史文迪做到了。

  他是今年刚毕业的2010届本科生,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下属的公司工作。史文迪说,其中70%的功劳要归于他的“冷门优势”:听力学。

  不打无准备之仗

  史文迪是听力学专业的受益者之一。高考时,他的分数只比二本线高几分,只能“在好学校里挑差专业,在差学校里选好专业”。他当时先报了军校,因视力被刷,后来将目标校放在医学上,选择范围包括温州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等,其中也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浏览专业时,史文迪第一次接触到听力学。

  经过一番详尽的资料收集,他了解到,听力学是自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及康复方法,旨在帮助听力损失者恢复听力。在国外,这门学科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培养体系也很完备。而在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听力学本科教育。2001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且是国内唯一的听力学本科专业。这些背景一下子吸引住了史文迪,他坚定地选择了听力学专业。

  “2006年我报志愿时,国家注册听力师还不到300人”,史文迪说,父母也支持他,他们相信,巨大的人才空缺昭示着未来广阔的就业市场,还愁找不到好工作?

  幸运扎根于努力

  滕贺圆认为,史文迪是少有的优秀学生之一:他学习能力很强,而且“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每届毕业生里面只有三四个这样的学生。但史文迪说,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听力学专业的“冷门优势”占到70%,其他30%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

  大学期间,除了按照学校规定接受实践锻炼外,史文迪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理论学习上。大一大二两年,他看了听力学院图书馆藏书的三分之二,有的书还不止一遍。2000年以后的专业期刊都看过。在校期间,史文迪的专业必修课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三。

  如此刻苦的学习劲头和突出的专业知识为老师所赏识,史文迪一路从班长做到院社管中心主任再到院长助理。大学4年,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拿过8项奖学金,还到台湾进行过学术交流。

  史文迪说,目前公司能够给他高于同龄人的薪资标准,也是因为看中其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他们认为我的学习经历已相当于研究生,所以聘用起点就高了。”他很幸运,但“幸运”扎根于刻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努力扩大专业影响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史文迪有个目标:他要和业界同行一起努力,扩大中国每年康复听力患者的数量。但现在,他改变了这个想法。将未来的方向调整为:使每一座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听力中心,听力专业人员比例占50%以上。

  “因为工作几个月后发现,即使我24小时不休息,每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可能都赶不上这个城市新出生的病患数量。”史文迪说。

  目前,史文迪还担任着学院实习指导老师、客座讲师的职务,定期回学校指导学弟学妹们。同时,他也积极协助学校推动成人教育,如果顺利,听力学专业的成人教育今年就可以开班授课了。迄今为止,史文迪已接受了数家媒体的采访。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听力学的影响。或许当听力学不再“冷门”时,他离目标就不远了。(记者 贾卉一)

  交叉学科就业占便宜

  全国首创联姻英国名校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北京化工大学于2004年新建的专业,也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批准设立的首个该学科方向的专业,并于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每年招收学生60人左右,目前在校学生约240人。

  据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属于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型专业,为适应生物材料飞速发展的现状而设置。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占六成,又是北化工的强势学科,因此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特色就是突出高分子生物材料。这样,毕业生既可以在高分子材料行业就业,也可以在医用材料及器械行业就业。

  据化工大招办主任赵静介绍,目前,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值约占GDP的0.4%,而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约4500人,约占在读大学生总数的0.016%,显著低于该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件产业专业人才偏少,有很大现实和潜在人才需求。

  自2008年首届学生毕业以来,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98%。毕业生中,30%-40%考研深造,10%出国攻读学位,其余主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如P&G公司、比亚迪公司等。

  -学生出镜

  交叉学科优势明显

  赵晓飞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2010届毕业生

  赵晓飞目前在中国化工报社理事会秘书处工作。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这个专业并不是她的首选。“我当时第一志愿填的是制药。”赵晓飞回忆说。因为对生物的钟爱,她所选的专业都与生物相关,“其实当时对这个专业并不怎么了解,就因为专业名有生物两个字就选了。后来因为制药分数太高了,就调剂到了这个专业。”

  刚进这个专业时,赵晓飞感觉是误上了贼船,“因为这个专业是刚开设两年的新专业,所以传闻毕业后除了考研就没别的出路了!”后来对这个专业进一步了解之后,就业不利传闻随之不攻自破。赵晓飞介绍,这是一个涉及材料、医药、生物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材料与生物的兼容性。“比如,原来病人缝合完伤口后还需要拆线,现在不用了。我们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和现在的缝合线一样,在植入后能被人体慢慢消化。”

  在课程设置上,生物功能材料前两年的实验课与热门专业高分子是一样的,后两年会加入一些生物的部分。在毕业设计上,生材专业的选择更多,赵晓飞说:“我们既可以选择高分子的课题,也能选生物的课题,我的毕业设计选的就是基因克隆方面的课题,高分子的学生就选不了。”

  “在就业上,我们也沾了这个交叉学科的光,优势挺明显的。”晓飞说,“我们既能与高分子毕业生一起抢饭碗,应聘各大企业的研发部门,又能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路,去医药、化工企业找工作。我们宿舍除了两人考研,其他3个都在P&G等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我也被一家公司的橡胶研发部门录用,但因为工作地点在郊区,就放弃了。”

  在应聘化工报的笔试和面试环节,赵晓飞也占尽优势,“当时考了很多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于很多新闻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来说,我占了不少便宜。而且我是化工大毕业的,现在化工报工作,也挺对口的”。(记者 李琦)

  九成学生年前定下工作

  国内高校“独苗”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听起来似乎很普罗大众,不少大学都设立了这样名字的专业。但是在复旦大学,这个专业是从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的,而且目前也一直在做光源与照明的教学与研究。复旦也是目前国内大学里唯一设有该专业的大学,即使在国际上,同类型细化的专业也非常少。

  该系党委书记姚老师介绍,该系是1984年建系的,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一直维持在35到40个人。主要面向民用、工业及特种照明行业培养照明设备设计、生产和应用人才。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就设立在此。2003年,教育部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专业认可度正在提升

  由于该专业比较少见,所以过去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并不多。姚老师表示,过去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调剂才来了这个专业。可是最近,随着城市大发展,节能光源、城市道路桥梁光源都非常需要人才,这个专业也慢慢被重视。姚老师介绍,目前虽然列在第一志愿的还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前三志愿的学生,通过调剂的比较少了。

  该系成立至今,培养规模一直保持本科生35人左右,研究生在小幅度增加,目前在读55人。姚老师介绍,目前专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是师资,因为必须要博士后,而且要海外留学经验,对于这个相对很“窄”的专业来说,师资非常难得。

  刚开学就有单位要人

  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开发和生产各种光源、灯具,进行各类照明工程和电气工程的设计,光辐射测量和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研究、教育和应用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在飞利浦、通用、欧司朗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姚老师说,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是1/3考研、1/3出国以及1/3直接就业。目前虽然刚开学,但已经有单位来联系要人。按照往年情况,一般到年前,90%左右的学生就能有就业意向。一般本科生的毕业月薪在3000到4000元左右。毕业生那么抢手的秘诀就是“独此一家”。

  冷门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

  原名为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有物理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两个博士点、硕士点。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近代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气体放电与光源、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

  -学生出镜

  大三暑假获得外企岗位

  章雨 2009届本科毕业生现就业:飞利浦公司市场部照明方向

  章雨是去年在该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当年入学时,对各个专业不太了解,高考完根据分数,为求稳妥,听从招生办老师的劝告选择了该专业。

  章雨现在在飞利浦工作,主要做灯泡照明的市场。虽然现在做的具体业务和专业的关系并不算大,但她认为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给了她敲门砖,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她的工作在很早就有了意向。大三暑假,凭借专业优势和自荐,章雨得到了在飞利浦公司实习的机会,并因为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最终被公司留了下来。不是很费劲地成为跨国大企业的员工,章雨的经历让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很羡慕。

  章雨说,系里的其他同学也都找到了好的工作,而且不是局限在专业内,有的去了银行,也有的当上了公务员。“过去几年从事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一些,这两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现在更多的学生愿意给自己更多的出路。”

  和其他专业相比,照明专业的实用性很强。章雨介绍,她那些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在就业更有优势,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而且也多在跨国大企业从事对口的研发工作。(记者 周逸梅)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职场 就业 冷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