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年薪起,薪酬上不封顶”、“30万元保底年薪,只要你最牛”……从2010年10月起,各类企业扎堆进入高校展开校园人才争夺战,各种高薪诚聘的宣传广告频频亮相。这一态势似乎反映了当前人才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回暖。
但是,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频道最新调查的数据显示,仍有4%的应届生签约薪资在1000元以下,而大多数应届生签约的薪资处于1000元至3000元之间,占48%;只有7%的应届生签约薪资超过8000元。
薪资悬殊:高薪者凤毛麟角
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有22%的应届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工作。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4.8%。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提早部署,力争 2011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
不可否认,个别企业提供的薪资并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一位知名B2B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表示:“媒体报道的‘应届生年薪20万元、 30万元’其实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一种营销策略,这些信息只能表明2010年企业确实对应届生更加重视,但这种薪资水平并不具有代表性。至于8000元以上的签约薪水,对于应届生来说也不足为奇,不过这些应届生多以硕士学历为主。”在前程无忧论坛上,网友“wendydue”发帖说:“我们曾经录用过的应届毕业生月薪最高为12000元,因为那位同学既掌握了行业内比较领先的技术(他的导师拥有这项技术的专利权),又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所以公司愿意付出高薪并培养他做团队的主管。”
薪资是个人职业能力的反映,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的反映。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接受零月薪时限最短为1个月,最长可达半年。
学历贬值:上大学还有何用
随着大学不断地扩招,学历贬值的问题越发凸显。目前,这种现象不仅是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让一些名校毕业生倍感压力。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国家重点教育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中,文凭出现贬值现象。这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相较以往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刚出校门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0年上半年出现的“用工荒”问题,让部分企业开出高价招揽民工,一些成熟技工的薪水甚至赶超白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工资都是“千元档”,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如今,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情况下,这样的对比让新一轮“读书无用论”苗头再显。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问题,还是这样的比较过于功利,值得深思。
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中有7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学历贬值的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进行转变观念的反思,同样拷问了现如今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有专家呼吁,大学生要“看淡文凭、破除学历崇拜”。其实,这样的结果并非大学生一方的力量就能扭转乾坤,毕竟在就业链条上,大学生只是最薄弱的一环。
就业歧视:遭拒理由莫名其妙
大学生就业经常听到这样的鼓励,出身贫寒、专业不好、非名校,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你肯努力、愿意付出就一定能够找到工作。然而,如今一些把大学生挡在招聘单位门外的理由却成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就算你学历高,就 算你有能力,你是女性,人家就不要你;如果你是男性,可别偷着乐,你身高在175厘米以上吗?你相貌、气质佳吗?别以为企业这是在招聘职业模特,人家这是在招网络编辑呢!好吧,以上条件我都满足,过关斩将总可以入你法眼吧?别得意的太早,你是本地户口吗?你是水瓶座吗?不是?不好意思,你可以走了……”这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调查”中一些“无厘头”的就业歧视。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涉及2000多名大学生,其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性别、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都是大学生就业中遭遇的歧视内容。有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有59.14%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户籍地域有明确要求。
前程无忧有关负责人王剑表示,不知道企业如此莫名其妙的招聘要求是在试探大学生应聘者的底线,还是在就业难的形势下趁火打劫?如果因为工作能力不足被企业筛下,大学生或许能输得心服口服,并知道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可是,如果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拒绝理由,让处于求职困境中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 (记者 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