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创业教育能否成为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突破口,创业教育能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创业教育能否解决创业实践问题等等,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3月9日下午,由中国创业智库主办的“创业教育在中国”2011全国两会代表恳谈会在清华大学创新大厦举行。中国创业智库核心专家赵延忱、顾问委员会主任许正中介绍了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围绕会议主题“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者黄方毅,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等参加了座谈。
连续四年都在推动创业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认为国家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服务水平。当前由于缺乏对创业及其本质规律的科学研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创业思想和学科体系,因此需要对创业教育进行科学的研究,构建创业教育的科研体系。
马国湘认为教育创业者懂得并掌握创业规律,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保证,也是创业培训和孵化的前提。因此,我国急需以“揭示创业规律,解决创业实践”的《中国创业学》思想体系为理论依据,通过组建“国家创业指导委员会”和由其领导的“国家创业学院”和“国家创业教育研究院”,实现真正的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扶持的效率。
黄方毅委员认为创业和就业是平行的,如果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没有一代早期的创业者不会形成新一代的企业。但今天创业教育的话题这么沉重,主要是创业教育的发展比较慢,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他说:96年前,我的父亲黄炎培创办职业教育,黄炎培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温总理等中国领导多次赞扬和引用这句话,今天,我想对创业者们说:“使无业者创业,使创业者乐业。”
中国创业智库核心专家赵延忱认为创业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有其独立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创业教材内容的确定和培训的必要,决定了不能用管理等现有学科的整合代替创业特殊规律。创业是那些自立、自强意识很强的人的自主行为。这些人是创业教育,特别是培训的对象。这就决定了不能用行政手段解决教育对象,不能用完成指标的办法解决培训任务。
赵延忱说大学生就业的严重性与创业解决的战略,共同指向高等教育,规律却告诉我们:大学不能承载创业的全部,又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创业是国家战略,高教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高等教育的优势与职能所在,更是创业这个事物自身规律的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科技不断进步,国际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各国的竞争都聚焦在创业与创新水平上。创业是高新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日益重要的推动力。为此,以创业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创业型人才和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教育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必须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起既要就业也可以创业的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全民教育、终生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庞大的教育教学组织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放到教育工作和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与环境条件,从根本上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
“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许正中如是说。
据介绍,中国创业智库是由政、商、学界人士发起并注册的民间思想库,是独立性、民间性、中立性的第三方机构,是中国社会公共政策研究事业的公益组织,是专业从事创业学科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民间学术团体。它致力于深入总结创业实践经验,探索创业活动内在规律,研发创业教育体系,普及创业实战知识,提高国民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活动开展。目前,该智库以《民富论》为基础理论,以《中国创业学》为核心资源,为国家的创业教育提供科学、实用、完整的创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