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场新人攻略:请脱掉你的职业胎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15:33   中国青年报

  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总是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作对”:老板与自己作对,公司规定与自己作对,人际关系与自己作对……“为什么和在学校的时候不一样呢?”这样的感慨时有发生。其实,很多时候你可以反问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职场行为呢?    

  学生腔:“现在才九点半!”

  小K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是学院学生会的部长。念书的几年里,他参与了很多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不错。可是初入职场的几个月,他并没觉得游刃有余。小K很奇怪,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对工作充满热情,踏实肯干,能吃苦”,这些优点在如今的同事这儿,怎么就没体现出来呢?

  拿昨天来说,小K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份报表。这份报表由很多数据组成。上司只给了小K部分数据,另外一些数据需要其他同事提供。由于小K白天在做其他的工作,因此临近下班,他才发现数据汇总的工作没有完成。

  怎么办?加班!下班后,上司看到小K依然在电脑面前敲敲,面露微笑:“小K啊,别忙太晚啊!”上司的关怀让小K的工作动力倍增,自己是一个新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当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想想以前在学院组织大型活动的时候,经常晚上九点开会,有时候夜里十一二点还在写活动策划……现在这样的加班,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小K精神抖擞,忘我工作,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九点半。这时候,小K发现自己手里还差几个数据,正常来讲,应该要问问相关负责的同事。完成这几个数据,就大功告成了。想想自己刚参加工作,就能提前完成上司布置的任务,小K的成就感立刻膨胀起来。

  小K拿起电话,奇怪,同事A怎么关机?现在才晚上九点半呀。没关系,等下接着打。同事B怎么没人接?没关系,等下接着打。同事C总算接电话了,声音却很低沉,“喂,你好,哦,是这样的……”小K又打给同事A和B,两个人的电话还是没有打通。看来数据汇总是没戏了,小K叹了口气,只好先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小K一早来到公司,问同事A和B,不知道昨晚为什么联系不上。同事A“理所当然”地说:“已经下班了啊,没有规定说手机要24小时开机啊!”同事B表示同意:“是啊,下班了,尽量不谈公事……”同事C也说:“昨天接电话的时候,女儿刚刚睡觉,小家伙听到声音就容易醒过来,再睡着就很难了……”

  小K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打电话的时间没选好,忘了这是私人时间。职场和学校不一样。学校搞活动,只要是非上课时间都可以称为课余时间,职场不同,对于员工来说,上下班时间的界限是相对明确的,原来自己把学校的习惯带入了职场。    

  孩子气:“怎么这么不照顾晚辈呢?”

  小L法学专业即将毕业,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实习。按照规定,事务所给小L配了一个导师。所谓“导师”,就是指导小L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L很高兴。学了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平时在学校鲜有真刀真枪的实战,现在不仅有了实习机会,事务所还派一个导师,自己可要好好抓住机会,多多锻炼一下。

  因为刚刚开始,工作内容相对简单,每天整理一些文案资料,帮助所里的律师整理一些案例。就这样过了两周。小L的学习能力很强,虽然只是整理文案资料,但也在不断吸收新知。

  令小L感到奇怪的是,导师为什么不热情呢?自己有问题请教的时候,他似乎不太愿意认真解答,他经常会说:“学校里没有学过吗?”“自己去查查参考书。”……小L心里不太高兴,如果自己知道,还需要请教导师吗?再说自己是新人,怎么这么不照顾晚辈呢?

  其他的律师也是这样。如果小L多问了几句,他们就很不耐烦。慢慢地,小L认为这个事务所没想象得那么好了,这份实习也不那么让人期待了。想想在学校的时候,事无巨细都可以问辅导员老师,而老师从来都耐心解答。为什么出了学校,就没任何庇护的东西了呢?

  是退缩还是坚持?小L选择了后者。在实习单位不太容易落实的今天,还是要珍惜这个机会。

  小L尽快调整了心态,学着独立解决问题。三个月实习结束,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用了“学习能力强,面对困难勇于克服……”等评价很高的语言。

  等到小L回到学校写论文,突然发现很多以前要去问老师的问题,现在都能独立找到答案。小L这才明白,自己实习初期的“愤愤不平”是一种孩子气的表现。在职场没有长辈,只有前辈;没有呵护,只有独立。这些听起来挺残酷,却给了自己最真实的锻炼。 

  界限感:“不该在上班时做私事。”

  小M大学刚刚毕业,虽然学的是金融专业,但是她对会展策划情有独钟,加之以前在学校时经常组织大型活动,于是她找了一份会展助理的工作。

  小M知道,在职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少不了周围同事的帮忙。尤其是刚进公司,一定要和周围同事打成一片。小M性格开朗,活泼外向,以前在学校就是个“热心肠”,用“乐于助人”来形容小M是非常恰当的。

  对于一个整天笑眯眯的小姑娘,同事确实很喜欢。没过多长时间,小M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集体。

  因为小M原来的专业是金融学,对于投资理财自然敏锐一些,加上很多同学都在银行工作,信息更加灵通。而当今社会,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小M的同事也不例外。茶余饭后,大家谈些股票、基金之类的,小M都会给出一些专业建议。

  这天,小M听到同事在谈论保险。刚好自己有个同学在从事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小M想可以趁机两全齐美,既帮助同事解决了买保险的问题,也帮同学拉成一单业务。

  就这样,小M向同事提到自己的同学,同事说方便时谈谈看。后来保险业务员到公司上门服务,结果引得周围同事都很感兴趣,过来询问具体情况。小M很得意,觉得自己又发挥了作用。

  第二天,部门召开会议。布置完工作任务后,主管说:“虽然我们公司气氛很轻松,毕竟工作时间大家还是要遵守,有些事情需要低调的还是要低调……”说完别有深意地看了小M一眼。

  小M开始没明白主管的意思,等到同事的保险要签单的时候,小M发现同事一反常态的低调,把保险业务员约到了外面。

  小M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热心过了头,不该在上班时间做私人的事情。好在主管比较开通,小M这回可是牢牢记住了工作和私事的界限。    

  在身份转换上平稳过渡

  上面三个故事,只是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几个片段。

  很多时候,职场经验较浅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披着“职业胎衣”。有的是学生腔,有的是孩子气,有的是非职业化的语言和表现……那么到底“职业胎衣”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怎样去除不成熟的“职业胎衣”呢?

  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已经使大学生非常习惯“学生”的身份。大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社会阅历较浅,与社会有一定距离。这个阶段,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天真、幼稚、完美主义……”的原因。

  小M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M以为自己帮了同事和同学的忙,但是由于对职场规则认识不充分,以为只要维护好人际关系,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其实职场中最基本的就是职场规则,不明白这一点,很可能会吃亏。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与锻炼。当大学毕业生抱怨周围的一切不如意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心态没调整好?角色没有转换好?要知道,你已经不再是学生,而是职场人;你不再被学校的保护伞庇护,而是要独立面对问题;周围的环境中不再有同学和老师,而是性格迥异、形形色色的人。

  因此,“职业胎衣”去除的艺术,在学校里似乎没有办法完全学会,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职场上体验之后,才能让自己蜕变至成熟之身。

  当然,在去除“职业胎衣”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必要环节。很多用人单位之所以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很大原因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如果在学校期间,学校用“职业化”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那么学生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接触到职场的规则。

  看小K的故事,如果在学校期间,有老师教过职场与校园的差别,那么小K就不会在不恰当的时间给同事打电话。小L也是一样,如果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鼓励她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她也不会初入职场时事事依赖他人。

  所以在学校期间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课程,在高年级开展相关的活动与培训,就能够使学生在身份的转换上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再说说直接和学生接触的企业。

  正如前面所说,小L在实习期间的委屈固然是"胎衣"的一种,换个思路来看企业对待大学生是不是也过于苛刻了呢?当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自然希望能够花费最小的成本招到合适的人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企业既然招聘了应届毕业生,就应该对他们的职业素养有合理的预期。毕竟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职业经验尚浅,但是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很强。企业如果能在入职培训时渗透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规则,在新来的大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耐心教导,势必会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氛围。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将促进其自身的快速成长。

  因此,“职业胎衣”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问题,是基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企业培养三个维度的问题。内在的个人实践,外在的教育训练,加之社会资源支持,才是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案。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职场 新人 攻略 成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