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刘冕)今后,北京大中专毕业生离校就业的人事档案接收管理手续将简化。京籍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时间不再受“派遣证”的制约,而是以社会保险缴纳初始记录为准;高校毕业生从企业、社会团体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
派遣证,也称报到证。这张小纸片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通俗地讲,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此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现,往年总有不少毕业生忽视了“派遣证”。由于离校之后没有及时办理报到或档案转移手续,导致自己的工龄、职称、待遇等受到一定影响,有些人出现上班时间长于工龄的情况。
今后,这种尴尬将避免。往届北京生源毕业生人事档案中就业或调整单位手续缺失的,不需补办手续,按照个人档案中记载的有关招录招用手续及社会保险缴纳记录认定参加工作时间。
其实,这只是市人力社保局发布的《关于北京生源大中专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及人事档案接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简称“新6条”)中的一项。随着这一新政实施,本市对北京生源毕业生的就业报到、流动、档案转接的办事手续进行了大幅简化。这在全国大学生就业领域也属首创。
按照“新6条”,北京生源毕业后,已在京就业北京生源毕业生调整工作的,不再办理调整改派手续,工作变动时,均按照人员调动程序办理档案接转手续。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后,除进入事业单位就业的情况以外,不再统一要求填写《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不再统一要求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见习期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出台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毕业生就业后要有一年的见习时间,结束后要写书面见习报告,填转正定级表,之后开始计算参加工作时间。”市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卢琳解释,“如今高校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之后的就业环境和原来计划分配体制下的政策有很大不同,见习和转正定级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因此不再需要统一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如果毕业生涉及工作变动后需要,可以补填鉴定表等。”
另外,高校毕业生从企业、社会团体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这意味着工龄和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实现“互认”,毕业生变换从业单位性质,也不再受办理就业、改派等手续之间的制约。卢琳说:“这些政策为毕业生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系列新政护航下,本市大学生就业预期目标提前完成。截至目前,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9.4万人,就业率达96.1%。初步估算,到本月底,京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超过97%,高于去年就业情况。“预计明年,全国高校共有北京生源9.6万人,比今年少2000人。”卢琳透露,届时本市将提供约11万个就业岗位,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京籍生源就业率不低于95%的目标。
相关新闻
研究生招聘会来的多是外地生源
本报记者 刘冕
昨天,首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召开,516个岗位吸引了1300名毕业生赶场儿,其中385名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外地生源。
在现场,记者随机询问了15位求职毕业生,14位为外地生源。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展台,记者看到1小时内大约有100多位学生递交简历,其中仅有5份是北京生源。
“大家都在找工作,但北京学生相对而言更偏重于外企等,追求高薪。这些求职信息很多都在网上发布。”来自山西的王红霞是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的研究生,她说:“外地生源则更看重北京户口,所以会中意事业单位,这些信息多在现场招聘会上发布。我今天就投了五六份简历,全都是事业单位,类似奔驰等大公司虽然也是专业对口,但不能解决户口,所以我没有考虑。”
来自唐山的王晓明年也面临研究生毕业,她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机械专业。“现在针对研究生招聘的发布渠道很多,感觉就业信息很丰富,但是由于是外地生源,所以还是压力倍增。”她说,“我早上9点就赶来投简历了,宿舍所有外地生源都来了。”
与以往的大场面相比,今年研究生现场招聘被分为30余场,在今后的一个月内陆续开展。市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卢琳说:“这是本市首次将研究生现场招聘‘分解’进行,这样做针对性更强,利于毕业生‘有的放矢’。”
市人力社保局初步调查显示,2012年,预计全国高校共有北京生源9.6万人,同比今年减少2000人。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理工类供不应求、文史经济类供过于求,高学历、研发型人才相对短缺,且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有业不就”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本市将坚持以北京生源就业为重点,实现北京生源就业率不低于95%的目标,同时选聘一批有文化特长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