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候,可今年许多大学的就业工作却碰到一个尴尬局面,明明就业形势不错,可签约率就是不高,相反,违约率却在持续攀升,继去年出现一个高峰后,今年又有上升,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学生提出。据本市一所重点大学的统计,目前违约率已经达到了5%左右。
从各大学的违约情况来看,违约的理由大致有三类:一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其次是考上研究生或是出国留学;三是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后,发现单位与原来所介绍的,或与自己想象的有很大差距。违约的理由并不复杂,可违约率上升的原因却有多种。首先是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自主权的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增强,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有了充分的认识;其次今年的就业机会多,但有些同学却心太急,在还没有对单位进行充分了解和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等到碰到更好的单位时,就只能违约了事;此外,部分单位在签约时,没有对违约进行一定的限制,也助长了一些同学不签白不签的心理。
对于持续攀升的毁约率,不少就业指导老师抱着相当矛盾的心态:他们认为违约是学生的一种正当权利,大多数学生找第一份工作都还比较盲目,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的被动,其直接结果就是影响了学校在用人单位的信誉。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夏科家老师认为,还是应该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尽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要在签约之前,让学生对单位有个充分的了解,同时放宽时间,让学生有考虑的余地。此外他也提醒用人单位,在确定自己的录取标准时,应该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而不能千篇一律,否则,违约就难以避免。(本报记者徐佳)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