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的统招统分毕业生就业制度已逐步被“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所代替,在这新旧体制交接转换的时候,大学生的择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矛盾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毕业生正确择业和正常就业。
1.有远大理想,但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和实现自己抱负的工作。毕业生普遍希望能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等单位去工作。根据某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75%的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72.8%的毕业生希望在沿海地区工作,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是许多毕业生最理想的单位。这一切都说明毕业生普遍对择业的期望值过高。
2.有自立意识,但又有依赖和等待心理。在就业价值目标上,毕业生都怀有寻求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根据某抽样调查表明有74.2%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自己能有成就,而且已有一套计划”。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注重,实际上与社会目标的发展有一致的方面。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毕业生自己不主动出击求职择业,而是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这些毕业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依赖性过强,即使在别人的帮助下一时能找到职业,也难以适应今后竞争。此外还有些毕业生抱有等待心理。例如分配工作一开始,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大,可是有些毕业生就是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总认为还会有好单位在后头,结果是过了这村,没了那店。
3.有竞争意识,但又有信心不足心理。就业制度的改革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竞争环境和机会。据有关调查表明:67.8%的人对“双向选择,供需见面,落实单位”的就业政策表示满意和较满意;78.9%的人反映自己有“较强的、很强的竞争意识”。但是许多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竞争市场中又流露出信心不足的心理。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或一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曾受过某种处分的学生,还有一些专科生和女大学生,在面对择业市场时,带有自卑心理。形成这样的心理,一方面有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长处估计不够,缺乏竞争的勇气,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怕面对竞争,缺乏足够的勇气,有的毕业生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缺乏应试的临场经验和现场应变、自我控制能力,以致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有的甚至怀疑就业制度不健全,还有的想当然地认为就业时“关系”在“能力”竞争中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愿公平竞争,免得白费心血。
4.有成才立业的志向,但存在享乐心理。追求事业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与舒适的工作连在一起,毕业生们似乎又处于两难境地。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追求轻松、舒适,所以在择业时,常把发挥能力干一番事业摆在了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之后。许多人对下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顾虑重重,甚至表现出不情愿,他们不是看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能否发挥作用,从而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贪图享乐,希望能去名声好、条件好、待遇高、有出国机会、离家比较近等等的单位工作。
除上述心理之外,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过分地强调自我价值,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有的学生过分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不愿放弃或改变所学专业等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就业。(潘文庆)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