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揭露法西斯血腥暴行而成为在世界流传的艺术经典;旅美中国画家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同样再现了64年前侵华日军的杀人暴行,此画在环球巡回展中曾遭到阻挠: 翻开李自健的《人性与爱》环球巡回展画册,三联画《南京大屠杀》立即吸引了我的视线,画面上堆积如山的尸体、散落的人头、成河的血流、狞笑着擦拭屠刀上血迹的日本军官,这是一幅让每个中国人心里滴血的现实主义油画。李自健告诉记者,正是这幅画,在他的环球巡回展途中遭到了某些日本人无理的封杀。说起这事儿,操着一口湖南话的李自健有些激动。 封杀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新建成的苏富比艺术大厅,当李自健与夫人从美国匆匆赶去参加《人性与爱》画展开幕式时,才发现主打作品《南京大屠杀》不见了。询问得知,日本有人向主办者施压,苏富比不愿得罪日本人这一最大的主顾,只好撤画。此事在《艾恩德霍芬日报》上披露后引起了荷兰公众的愤怒。 封杀二:李自健的环球巡展原计划6月份在日本东京展出。展览图录未获批准。李自健得到暗示,若撤掉《南京大屠杀》,展出将可获准。而李自健决定,不展《南京大屠杀》我宁可撤出整个展览。 一幅油画,让少数日本当权者如此害怕,这是李自健始料未及的。“日军能在南京杀死那么多中国人,难道我不能画这个史实吗?”封杀一幅画的背后,无疑是封杀一段历史,掩盖一个灭绝人性野蛮罪行的真相。在《人性与爱》这个艺术行动中,正因为有《南京大屠杀》这一描绘侵略战争的作品,与数十幅描绘温情、慈爱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人性与爱主题才能撼人心魄。封杀了《南京大屠杀》就是封杀了人性与爱。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李自健,经历了父亲被打成右派,自己被寄养农村的艰辛童年;又经历了王启明式的赴美留学的甜酸苦辣,生活给了他人性的感悟与爱的理解。在李自健的眼里,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在人性与爱的情感上都是相同的。当人们绞尽脑汁想进入西方主流文化的时候,李自健在东西方人性与感情的交汇处找到了艺术的落脚点。 背着他的《人性与爱》从地球的这头到那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巡展,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爱戴与泪水。今年8月李自健带着《人性与爱》将回到自己的祖国,观众可以看到两次遭到个别日本人封杀的《南京大屠杀》。本报记者于水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