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华5年造就了我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人做事这都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是郝伟2年前离开清华时在他住的9号楼“酒井”局域网留下的最后一段文字。现在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郝伟在麻省、在硅谷看到的中国人中,每10个就有四五个来自清华。“这种骄傲感使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郝伟说。
在很多学生眼里,清华像个梦,遥远而浪漫。“清-华-,光念念这两个字就满嘴含香,余味无穷,这岂是那些以地名随便加个大学两字的学校可相提并论的?”一位署名云儿的网友在网上贴出的帖子《怀念在清华的日子》中写道。然而谁都知道在这所精英荟萃的大学里学习是多么的艰苦。“新生刚入校,学校就会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第一次考试,数学和外语考得所有的人都不及格。”任教于清华建筑系的林鹤回忆15年前她刚到清华时的“心灵挫折”,不仅当年在全河南省高考排名第11的林鹤不能幸免,这所每年囊括1/3各省理科状元的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了自知之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当科学家,现在才知道自己多么差劲,所有的人都老实了,整个大学5年,残酷的学习训练始终是一个刺激。”
“每个人都争当好学生,”自称在清华待了半辈子的林鹤看来,这是这所大学最独特的校园气氛。89年前靠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起家的清华,最初的目的是培养留洋的“外向型人才”,这个历史的痕迹延续下来并成为特征--“师夷长技”实务救国成了每个清华学子迈进那所大门所共同的未来抱负。尽管许多人尤其是满身浪漫气的北大人认为讲究实用的清华丧失了大学的文化传统,但也恰恰就是这所理工科学院,把现代文明追求精确重实干的精神表露无余。一个流传于这所学校的笑话是,有个外校女生去清华的舞会跳舞,一个清华男生请了她。正跳着这男生突然说:“我记得你来过。”然后准确无误地回忆起那是几月几号,她穿了什么衣服,跳过什么曲子。那女生惊呆了,以至以为他有什么居心,一曲终了就飞逃而去。
清华和北大这两所毗邻的中国最顶尖的大学总是容易引起对比。“与北大人悠闲甚至略显懒散的脚步不同,清华人更像一张拉满的弓。”5月3日在“网大”网站中国大学排名论坛上发表的一份帖子写道,“在清华里,你会最深切地体会到,明确的纪律感和使命感给他们赋予了一种怎么样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品质。他们知道目前他们应该踏踏实实地读书而少去分心劳神,他们有意识地为将来积蓄力量。”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彭泗清12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清华的5年造就了我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人做事这都是最重要的。”彭说,“这种一步一步走的做法看上去可能确实有些机械,”但谁若是因此而轻视他们将大错特错。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审视,清华人会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的主流--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这所大学出了国务院总理,也出了网络英雄。
这样的大学生涯或许缺少了青春的味道。最让人不满的是清华男生比女生多得多,至少是6∶1的比例,有些班甚至索性是“和尚”班。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留校的董丽,清楚地记得一次她偶然到一处远离女生楼的学生食堂就餐时,满食堂男生的眼睛齐刷刷跟着她游走的?人景象。让云儿印象深刻的则是她看到的某“和尚”班学生画的一幅漫画:在班级联欢会上,四个男生手拉手跳天鹅舞。
但清华人并不是要把自己当成苦行僧。清华的每个宿舍楼都有内容丰富的局域网,打联机游戏不成问题,学生们的说法是“每天玩游戏,有益健康”。“没有听说过哪所大学像清华这样把体育课一直开到大四,每天下午4:30,校园大喇叭就会传来明亮高亢的诗朗诵般的声音: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清华建筑系女生刘天昭喜欢后现代的韩国电影,她的两个姐姐分别毕业于人大和北大。让刘天昭感到自豪的是,“在清华还有全北京高校阵容最强大的艺术团,每个文艺精英拎出来都有个骇人听闻的专业比如核物理。”清华人清楚地明白一张一弛的道理,当然,这样的业余生活无一例外都打着实用目的的烙印。在弹吉它唱歌的日子里,北大图书馆草坪的夏夜是最令人难忘的,但最终坐在草坪中央的往往是来自清华的吉它手,清华人则更在乎技法而于此道像攻克一道技术难题一样痛下功夫。他们总是技高一筹。
今年1月,清华大学的4名学生因获得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一名而获上海一家投资公司660万元风险资金,4名学生有希望成为真正的百万富翁。清华学生获得各种大学生技术创新大赛头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自从去年暑假4个学生靠一个投影电视技术一夜暴富--现在这家视美乐学生公司已经从500万增值到3000万,清华就变成了百万富翁的摇篮,清华学生往往在学校中就已进入商业实践,清华文凭在商界求职时的含金量目前也往往最高。?在今天清华校园的布告栏里,科学讲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论坛所淹没。虽然很多人批评清华正在商业的诱惑下变得越来越浮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发财故事确实最应该发生在清华。“在清华留校当老师是最幸福的,因为清华学生素质总是那么高,”林鹤和董丽异口同声地说,“你从他们那儿获得的总比你教给他们的多。”
传统与现在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始建于1911年。其前身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28年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建国后,1952年的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95年,清华校方提出了到2011年创建世界著名大学的目标,这所学校开始雄心勃勃地扩大规模,组建人文学院,合并中央工艺美院。
清华大学现设本科专业36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6个,17000余名在校生中研究生占有1/3多。自我国80年代实行学位制度以来,清华大学累计培养出了15108位硕士和博士,冠绝全国。去年一年,该校就招收研究生3600多人,首次出现研究生招生数超过本科生招生数的局面。清华每年2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的2/3本硕连读,他们甚至还有不经硕士由本科直接读博的制度。清华园被誉为"大师之园"。3600多名教师中有37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92位教授和1603位副教授。全校建有49个研究所,163个实验室(包括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视点
“在清华里,你会最深切地体会到,明确的纪律感和使命感给他们赋予了一种怎么样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品质。他们知道目前他们应该踏踏实实地读书而少去分心劳神,他们有意识地为将来积蓄力量”。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