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 三联生活周刊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从《拉维尔斯坦》到《最蓝的眼睛》

http://edu.sina.com.cn 2000/07/03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马爱农

  在本期畅销书榜上,竟然出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这实在是令人欣慰。

  先来看看犹太作家索尔·贝娄(1915~)的《拉维尔斯坦》。

  索尔·贝娄可谓美国文坛的一员宿将,从第一部作品《晃来晃去的人》(Dangling Man,1944)问世,到《奥吉·玛琪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1953)奠立自己的创作风格,再到《赫索格》(Herzog,1964)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Mr Sammler’s Planet,1970)获国家图书奖,《洪堡的礼物》(Humboldt’s Gift,1975)获普利策小说奖,贝娄在美国文坛纵横驰骋了半个多世纪,却依然宝刀不老,以84岁的高龄,又向世人贡献了一部充满睿智和深意的力作。

  贝娄擅长描写大都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态,探索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出路,多层次、富有质感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文笔轻快跳跃,故于1976年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拉维尔斯坦》可以说是沿袭了他先前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反映的依然是都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困惑,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终极意义的理性思索。

  小说以美国著名哲学家和作家艾伦·布卢姆(1930~1922)为原型,塑造了艾比·拉维尔斯坦教授的形象。布卢姆潜心研究西方古典哲学,还写了一本名为《美国思想的终结》(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的书,这本书的畅销给他带来了滚滚利润,使他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学者。

  小说从主人公艾比·拉维尔斯坦教授暴富后开始写起,用讽刺讥诮的笔法叙述他怎样在欧洲一掷千金,挥霍无度,住大饭店,买高级车,一件休闲服就花了近5000美元,床上要铺最高档的安哥拉羊毛和貂皮毛;他还挥金如土地到处送礼,花80000美元买一辆宝马车送给性伴侣尼吉;与此同时,他还整天高谈阔论,没完没了地兜售他的忠告、俏皮话、低级的玩笑和崇高的思想,他的话题广阔无垠,从法律和政治,到雅典和耶路撒冷,到公牛队的乔丹和巴黎的美食。而他之所以这样放纵和无所顾忌,是因为他由同性恋伙伴处感染了艾滋病,已经来日无多。在他的富足和慷慨后面,实际上是对生命价值的茫然和摒弃;他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似乎一切事情都能理得清清楚楚,说得头头是道,而在这后面,隐藏着一种精神的漂泊和无可归依。他以反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对自然不屑一顾,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自然和孤独对他们有益。实际上,自然和孤独都是有毒的。”然而,物欲横流的放纵生活带给他的却是艾滋病和死亡。

  奇克是教授多年的密友,也是本书的叙述者。他亲眼目睹了拉维尔斯坦在生命最后几个月中戏剧性的行为方式,以及情绪的跌宕起伏,并将它们断断续续地记录了下来。因为奇克不仅是拉维尔斯坦的暧昧伙伴,而且还被拉维尔斯坦选中撰写他的传记。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尽管奇克年龄稍长,但他处处表现得像个小弟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教授的点拨和指导。这种小弟弟的角色在贝娄的许多部自传性的作品中都出现过,他似乎对此情有独钟。

  但这部小说并不是一篇平铺直叙、角色单一的传记,作者同时还投入大量笔墨描写一些次要角色的生活和心理,如奇克,以及奇克的前妻维拉、现任妻子罗萨蒙,通过他们来影射或衬托主人公拉维尔斯坦。似乎在作者看来,表现一个人物有时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记叙和讲解,或是简单的事实的堆砌,而可以通过一些有选择的片断,一些间接的影射和一些精辟的只言片语来勾勒人物的轮廓、神态。贝娄在他著名的《洪堡的礼物》中曾使用过这种手法。

  总之,贝娄的这部新作无论是在主题还是手法上都保持了他原有的特色,并使之更臻于完美,再加上他80多年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使作品中蕴含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东西。

  托妮·莫瑞森(1931~)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1970)是她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里德洛夫,因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学和邻居喜欢,生活压抑,于是便梦想着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因为当时黑人女孩子普遍相信“蓝眼睛的黑人是最美的”。然而美好的梦想与丑陋的现实有着太大的反差。她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被父亲强奸,怀上了身孕,堕入更加痛苦的深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使佩克拉精神错乱,心智疯狂,她出现了幻觉,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十分美丽的最蓝的眼睛。

  30年前,正是这部作品确立了莫瑞森在美国黑人文坛上的地位。之后,她继续探索黑人生活,尤其是黑人妇女的遭遇,又创作了反映黑人反抗精神的小说《秀拉》(Sula, 1973),成名作《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7),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宠儿》(Beloved, 1987),进入90年代后,她还发表了长篇小说《爵士乐》(Jazz, 1992)和《乐园》(The Paradise,1998)。莫瑞森的作品揭示了在美国种族压迫的大背景下,白人文明与黑人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黑人获得自由人格的出路。莫瑞森在作品中利用黑人民间文学和神话传说来渲染气氛,又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给环境和人物笼罩了一层诡谲的神秘色彩,把今天的现实描绘成“现代神话”,而且她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人物的对话写得生动传神。所有这些特点,使莫瑞森成为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和领袖人物,因而,她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毫不奇怪的。

  奇怪的是1970年出版的这部不足20万字的《最蓝的眼睛》,居然在30年后的今天又大受青睐,跻身新书畅销榜的行列,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