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创建于1953年,按校名和办学的地址变化来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3年9月在北京创立到1969年11月搬迁出北京,为北京石油学院时期;1969年11月,在“文革”中学校从北京搬迁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进入华东石油学院时期。1988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将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等合并组成石油大学,实行在山东东营和北京昌平两地办学,校本部设在北京。2000年,在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石油大学独立建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精神,从2000年2月12日起,石油大学列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北京石油学院时期 这一时期(特别是从1956年到1965年初),经过12年的发展,教师从建校初期的212人增加到713人,校舍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设置14个专业,有80个实验室,3个研究室,图书馆藏书近30万册,在梭学生曾达5600多人,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设备比较齐全的5年制高等学校,是当时全国重点高校之一。从1953年到1970年(六五级毕业),学校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12000名,研究生153名。1966年由于“文革”爆发,学校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不得不中断招收新生。
华东石油学院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以及学校搬迁等原因,学校师资大量疏散,仪器设备和图书大量丢损,科技文化交流阻滞,教学实验设备简陋,生活条件也很差。但是,就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学校依靠上级党委的关怀和胜利油田广大职工的支持,带领全体教职工从石油工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于1971年开始招收新生,维系了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的链条,在“大动乱”中又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3000余人,培养短训班学员5400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各项工作进入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经过10多年的努力,学校已经有本专科生、函授生、研究生近7000人,教职工3600人,其中教师1300人,校舍建筑超过30万平方米。恢复统一招生以来,已培养本专科学生7180人、研究生338人。
古代印度神话有凤凰涅槃的故事。凤凰从被烧成的灰烬中更生出来,成为更加美丽的金凤凰。我校也象涅槃的凤凰一样,今天正在焕发出自己的活力,进一步发挥石油人才摇篮的作用。石油大学时期 1988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华东石油学院改名为石油大学,由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广州)、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4部分组成,校本部设在北京。这标志着我校历史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即新的石油大学时期。石油大学(北京) “老校新建”是石油大学(北京)在北京昌平建校的基本特点,自1988年在北京昌平开始兴建校舍到1993年10月石油大学40周年校庆,石油大学(北京)校园基本建成一座功能分区合理、建筑新颖美观、校园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高等学府。
10年来,石油大学(北京)遵循“为石油工业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专门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重点“以招收研究生为主”,“兼招少量本科生和双学位生”,并“吸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目前设有8个系(院、部)、10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研究生教育基本覆盖了整个石油主干学科专业,是石油主干学科专业最多、最全的高校。
近年来,学校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校级教学质量保证和监督系统。石油大学(北京)累计培养出本专科毕业生1398人、硕士毕业生1196人、博士毕业生240人;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137个,培训学员约4000余人次,目前继续教育规模达1000人次/年。据统计,石油大学(北京)1995年在校博士生、硕士生人数分别占总公司系统内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总数的60%和40%,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自1988年以来,石油大学(北京)共有10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5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44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30项。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