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荟萃了众多的药学专家学者、教授和数十名博士后及博士,各学科均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术带头人。一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形成了一支基础好、实力强、学科全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50余名,其中院士一名,博士生导师31名,教授49名,硕士生导师76名,副教授135名。学校设有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筹建),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沈阳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沈阳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实验室等。仪器测试中心具有3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LC-MS、GC-MS-MS、红外分光光度计、旋光仪、元素分析仪、3D-HPLC等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的各种大型仪器设备。
在新药研究创制方面现已由以仿为主转入了仿创并举,结合本校在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发现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优势和特点,采用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方法和手段,重点进行抗癌、抗炎、抗衰老、治疗心血管等疾病一类新药的创制和新剂型、新辅料的研究,同时,兼顾其它各类新药研究开发工作。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国家科技部1035工程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培养基金项目、霍英东教育会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省、市等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60余部,申请国内外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制备无味药物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于1997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委、计委、财政部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省(部)、市科技成果等各类奖70余项,获新药证书40多个。其中国家一类新药乙氧苯柳胺,二类新药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新剂型多相脂质体系列;中药及天然药物制剂银杏叶针剂、银杏叶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液、鸦胆子油注射液、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痢特敏片剂、银杏叶标准提取物;生物制品新药腹蛇抗栓酶粉针、降纤酶粉针、吉他霉素、妥布霉素等,均是我校开发研制的新品种,均已投放市场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做出了一定贡献。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7月批准成立。我校中药系为依托单位,现有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的各类科技人员40余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0余人。“中心”的宗旨是利用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开发、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和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发挥天然药物研究中心的作用,推动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的发展。“中心”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以一类,二类新药为主,同时兼顾三、四类新药的开发;提高疗效确切的三类中药的质量与工艺;选择临床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标准化提取物的工艺研究,向企业提供标准化提取物的先进工艺;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对照品的研究,向国内外提供中药及天然药物对照品;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农药残留脱除方法的研究,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质量控制研究;开展中药及天然药物人才培训及信息交流工作。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沈阳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实验室于1995年1月组建,1997年7月被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该实验室负责人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钟大放教授。该室拥有LC-MS一台、GC-MS-MS一台、HPLC四台,并按照GLP的有关要求建立了一套进行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标准操作规程。现已与辽宁省人民医院联合申报了国家药品监督局Ⅰ期临床药理基地。主要进行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等实验研究工作。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沈阳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实验室是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和我校共建的重点实验室。现有各类科研人员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该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中药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研制即符合中药特点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推动中药现代化建设。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