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工业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的学校,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校本部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北运河畔,分部设在河北省廊坊市。天津校本部分院部、东院和南院。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生规模及毕业生人数1999-2000学年度,在校全日制注册生总数7736人,其中博士生25人,硕士生403人,本科生6641人,专科生667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3000多人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六五”以来,为河北省、天津市等有关省市输送各类本专科毕业生20000人,输送硕士研究生700人,培养成人生5000人。 (二)教职工规模及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82人。在854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级教师科研人员135人,副高职教师科研人员38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博士生导师20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9人,省管专家8人,河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的二层次人选3人。 (三)专业学科及研究所(室)、实验室学校设有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学院、土建学院、材料学院、管理学院、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热能动力工程系、社会科学系等8个学院和两个直属系,2个教学部(含研究生部)和1个现代化教学中心。共有33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24个,文理科专业5个,管理类专业2个,法学类专业1个,经济学类专业1个;有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基本覆盖了现代技术发展的诸多领域和河北省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人材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学校另设有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研究所(室),36个实验室,4个教学实习和生产厂。“八五”至今,我校有2个实验室被国家教委评为先进实验室,有4个实验室被评为河北省先进实验室。1998年我校购置了“环境扫描电镜”、“快速成型系统”和“六自由度机器人”等大型仪器设备,它们的各种性能指标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四)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6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馆9874平方米,馆藏图书92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27万元。全校计算机室16个,计算机1049台,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上机时数190小时;语音室9个,每千人90座位。学校实现了与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国家公共数据网和国际INTERNET网的联通,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硬件配置处于国内高校先进水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多次被天津市评为‘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2000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我校“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荣誉称号。 二、学校优势和特色 (一)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特色鲜明河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03年,初名“北洋工艺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50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工学院”,1995年2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了新校名。 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治学严谨,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具有“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并首开“工学并举”的工程教育思想之先河,创办了我国高校中最早的校办工厂。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基地——校办工厂的建设,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工程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实行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三个为主:教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业建设以工科为主;科技工作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主。坚持走“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道路,全面加强“四个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地方工科大学。 (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重点学科在建设中发展,优势明显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建设下,我校学科门类已比较齐全,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电器、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机械制造、汽车与拖拉机、工业自动化、热能工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业管理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机械电子工程、应用物理、应用数学,占全省50个重点学科的四分之一。同时,将符合高科技发展趋势和经济建设急需,而且有发展潜力的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交通土建工程3个学科作为校级重点学科,与省重点学科一同建设。 现有的学科和专业方向,分属于理、工、经、管、文五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专业占专业总数81%,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对原有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合并,新增生物化工、制药、机械电子工程、英语、环境艺术等学科、专业。特别是“211工程”部门预审之后,我校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把原规划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归结为四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即电器现代技术与工程应用、材料物理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和高效传热与燃烧工程。这四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术梯队实力较强,从博士生导师到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结构梯次合理,学科方向符合“三个面向”,科研能力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博士点电器学科、材料学科处于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主要研究方向“电器可靠性研究”、“电器电磁场研究”、“半导体材料缺陷工程”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一般学科、重点学科及“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三个层次的新格局。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梯队逐步健全,结构趋于合理河北工业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的选拔、培养、执教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学校从全国知名重点大学选拔了200余名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从事教师工作,经过多年系统、严格的培养,在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学校师资队伍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的同时,为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坚持“重点培养、加强引进、优势互补、普遍提高”的方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实施了跨世纪人才工程,每年从重点建设经费中拨专款用于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基金、博士基金、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选派了118名教师到全国重点院校和中科院等单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师资队伍。 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学校还聘任25名“两院”院士为我校兼职教授,并组建了“河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委员会”。另外,还聘请了一批博士生导师为我校的兼职教授。这些院士和博士生导师基本覆盖了我校各个学科,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献计献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我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后)的10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0人,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198人。 (四)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注重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河北工业大学已初步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博士教育兼有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学校人才培养规划,提出了本科学科(专业)的发展、调整、更新、改造的实施方案,并在初步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改善实验装备条件,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坚持从严执教、从严治校,严格教学管理,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近几年,中国革命史、理论力学、化工原理、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等课程,在参加全国或省、市统考或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英语四级通过率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40.1%上升到1997年的72.69%。河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因“工作踏实、实干,敬业和奉献精神强,为人诚实,善于团结合作”,“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在社会上广受欢迎和好评。 (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明确,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河北工业大学科研总体水平与实力居全国地方工科院校的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明确,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扩展。学校现组建有河北省材料研究中心、河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中心、电站装置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北省电器研究所4个省级科研机构,18个科研所(室),具有承担相当规模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八五”至今,我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承担科研项目60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1项,省、部级项目146项。有131项成果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其中达国际水平的51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39项,获专利授权71项,出版专著160部。发表论文5200余篇,具有国际权威的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近年来一直在百名之内,1997年度SCI为99名,EI为58名,ISTP为38名。 近几年来,学校党委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突出学校“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211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工作和重点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全方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截止1997年底,我校先后与石家庄、廊坊、保定等9个市,与丰润县、新乐市等35个区县,20多个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实施科技项目243项,其中有51项年创经济效益在240万元以上。其中“垂直筛板塔装置”项目获天津市“科技兴市奖”。 “九五”期间,我校进一步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项目在全国、全省556套装置上推广,投资13.7亿元,节能效益32.08亿元。同时,大量减少废渣、废气的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项目,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石油、纺织等行业的扩产、技改,取得了4000万元的经济效益。保定眺山化工厂生产碳酸钾设备的全面技术改造项目,利税超过百万元,1996年使产量翻一番,节能500万元,经济效益2亿4千万元。我校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利用我校的“单晶硅生产技术”,先后建成两个半导体材料厂,一个敏感器件厂和一个校办企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出了一定贡献。由我校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与河北天威集团合作的“保定变压器厂CIMS项目”,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进展顺利,已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并已进入设计实施阶段。 校内科研、开发和生产相结合,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规模经济的成功模式。学校校办工厂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导,科研为关键,生产为基础”的方针,在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发研制新产品。如电站励磁装置已更新四代产品,生产近3000套,用于全国上千家发电厂(站),并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形成了以电站励磁装置、逆变焊机、自动车床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产品,1997年创产值3732万元,实现利税506万元。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河北工业大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促进工业发展网中国国家联络员单位,与美、俄、日、德、乌克兰、英、韩、芬兰以及港台地区的50余所学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其中十余所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学校新建的8000平方米的学术交流中心为来校工作与学习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目前学校已接待了来自美、俄、日、德、乌克兰、英、韩、芬兰、尼泊尔以及港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来校学习、工作。其中2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被聘为学校的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本校的学生也先后派往德国、芬兰等地交流学习或留学。学校还成立了语言培训中心,由资深的语言教师任教,为留学生顺利学习提供了保证。 河北工业大学校本部设在天津市,分部设在京津之间的廊坊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学校坚持“利用京津,服务京津,发展河北经济”的方针,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吸引人才;利用京津高校聚集的群体效应,营造学术氛围;利用京津的工业基础和条件,开发高科技产品,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向河北省辐射。随着河北省“两环开放带动”主题战略的全面实施,河北工业大学的区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六)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多年来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制定了《关于抓紧培养选拔我校优秀年轻干部的暂行办法》,加大了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截止1998年12月底,在职中层干部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有24人,具有硕士学位和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有21人。同时加强对各级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培养及政绩方面的考核。对各中层领导班子及成员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现在,我校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4岁,比1993年低10岁。其中45岁以下年轻干部已占54.55%。 我校是河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于1987年在全国较早提出了“按类招生,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1990年,学校开始定编考核,理顺校内各种关系,引进竞争机制,优化队伍结构。1992年——1993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精减机构,压缩编制,实行了聘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生师比由4.7:1提高到“八五”末的8:1,现在基本达到了10:1。1998年学校实行了学院制,同时加大了校机关和后勤改革的力度,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得到较协调发展。 三、学校的发展规划 1996年10月和1997年10月,河北工业大学分别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和河北省“211工程”立项审核。1999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我校“211工程”国家立项,标志着我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从94年至2000年,河北省政府共投资2亿元,用于河北工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中重点建设电器现代化技术与工程应用、材料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和制造一体化技术、高效传热与燃烧工程四个项目,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河北省将继续并加快我校“211工程”建设,力争到21世纪初,部分重点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地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法》,认真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高等教育工作部署,迎接知识经济新挑战;加快“211工程”建设,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稳步发展本科办学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改革和创新,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两个重要转变,大力培养河北省急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化河北作出新贡献。河北工业大学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经过十年左右的建设,使河北工业大学的整体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本科教育质量和研究生教育水平、科学研究水平和开发实力、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切实完成“211工程”建设确定的任务。把河北工业大学建成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开发基地,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并能为之有效服务,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一流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211工程”建设,上台阶、建名校,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要有新突破;以多媒体为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有新突破;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开发能力要有新突破。继续坚持“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通过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学科结构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学科设置以服务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注重河北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合理调整办学层次和学科布局:天津本部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面向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新兴专业和高新技术专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河北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加快廊坊分部的建设步伐,以天津本部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为依托,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面向河北省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社会需求量大、适应面宽的普通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开拓研究生教育;二是发展向高层次延伸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三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带动廊坊经济发展。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河北工业大学万名师生员工正以“上台阶、建名校、创一流”为目标,发愤图强,团结一致,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积极落实“211工程”首期建设计划,迎接国家评估验收,谋划“十五”建设发展规划,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