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三联生活周刊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寻常、非常和非寻常关系等四则

http://edu.sina.com.cn 2000/10/23 16:01   三联生活周刊

  看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经常会让我很不舒服。并不是什么道德偏见的问题,而是影片中有时同性之间的性别优势甚至性别歧视好像更明显。

  《春光乍泄》中的梁朝伟还是很堂堂正正,张国荣演的何宝荣就“宝”得很,一副好吃懒做、不长骨头的作孽样,好像就只配梁朝伟对他大喊大叫,摔酒瓶子。

  还有更极端的是张元的《东宫西宫》,电影从头到尾就见演警察的胡军黑着脸瞪着眼对着同性恋者阿兰大骂“你他妈就是贱”并拳打脚踢,而阿兰还是很受用的样子,依然用他极其妩媚的眼神款款深情地注视着胡军。虽然阿兰那双似乎能滴出水来的眼睛让我心里也有些发毛,但还是感到另一种不舒服。最近还看过一部同性恋题材的日本片,讲的是一个同性恋男医生和一个酗酒成性的女翻译出于各自的目的结了婚。女翻译就跑去找她丈夫的情人,一个很帅气的大男孩,还非把家里的电话地址塞给他。那男孩还真去了,三个人一起吃饭,吃过饭妻子问丈夫要不要冰淇淋,情人就问他是要香草的还是草莓的,脸上都笑咪咪的。三个人还一同出海去玩。后来有一次丈夫和妻子发生争执并打了她一耳光,妻子就去找那个男孩哭诉,他就安慰她说“你真行,他就从来没有打我”……

  这部日本电影倒没让我不舒服,但是三个人之间那种寻常、非常和非寻常关系却让我有点发蒙。说实话我一直琢磨不清这片子究竟说的是什么,后来想其实寻常也好,非常也好,还是非寻常,究竟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没有什么差别,就像片中那三个不完整的人,彼此寻求一点感情和安慰罢了。又有多少人能说自己是真正完整的人呢?(白螭)

  道德神话之李行世界

  现在再看李行的影片,只觉得遥不可及,像一抹余晖淡淡地落在记忆里。那《小城故事》中鹿港小镇的平静安详和朴实少女都早已随着我的少年初恋失落在生活深处,而我却令人伤感的风干在街头林立的灯红酒绿之中了。

  撇开感伤,我仍旧能记得这些影片当时激起的我心底的情感冲动,它弥补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道德匮缺和生命渴望。但十余年过去了,当我在真实生活中磨砺出一身厚茧时,我才发现那一切美好景色背后的真相。

  幕布拉下,我不得不说这个电影世界是如此虚幻和一厢情愿,尽管它总是激起我们心底的某些善良感情和美好记忆,但它毕竟以僵死的伦常观念和守旧的道德原则遮蔽了生活的本相和生命的本质真实,甚至在某些方面几乎是反人性的。

  如《贞节牌坊》中的寡妇仅仅因为导演的游移犹豫而最终自杀,而《路》中的儿子也因为其父的含辛茹苦最终妥协而被迫放弃了爱情。在这里,李行充分显示了他的书香门第于一片浓厚的墨香和文人气的说教中将一个个中华女性送上了牺牲者的祭台,然后洒泪浩叹中国女性之美德并注文以祭之。也许这就是古人的名士风范吧。这在《秋决》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尽管这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部片子,但丫环莲儿毕竟还要为报主恩而嫁给死囚以传宗接代。

  而在对待“代沟”问题上,李行更是赤裸裸地坚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儒家道统,由衷维护中国的传统道德,甚至不加分析地要求下一代无条件地对上一代妥协,就像《路》中的儿子那样做出牺牲,似乎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要以迈过孝顺的门槛为代价。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李行对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守本分”思想的推崇,这与当代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格格不入。

  你能想像如今会有一个才出狱的青年要放弃上大学和娶富家女的机会而甘心做一个石匠吗?没人会信,但这一切却真实地在《小城故事》中发生了。我并不是拒绝和排斥它带来的美感(何况还有比成龙演技不知超出多少倍的龙妻林凤娇),正如李行那些著名的文艺片都很杰出一样,我不满足的只是他对真实世界的过分美化和将虚假的自闭世界真实化。因为它太容易迷上我们的眼,而直到我们被生活的尖锋划得鲜血淋漓时,才会想起当初的眼泪是那么单纯而浅薄。

  然而,尽管如此,我想李行作一个大导演仍旧无可厚非,毕竟,他是在以至诚及至善的心在编织一个虚幻世界,以使人们都竭诚向善。我们可以想像在六七十年代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导演是以怎样的道德激情去重建他梦中的美好世界,并立志以其激励出观众的情感震荡和美感认同,进而达到其“寓教于影”的根本目标。但是,我想也许李行的真正失败正在于此。

  出身导致李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异常眷恋,因而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传统作为教化的方向,希冀重建一个古式伦常的儒家世界。他是如此执著,以至于丝毫不在意窗外大机器的隆隆作响和台湾工业化的物质烟囱里冒出的浓重黑烟,而且,他对现代思潮中的独立主体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及反思性人格结构也同样不屑一顾。因为这些从本质上与他所要教化的儒家宗旨有根本的难以调和的冲突,而弄通这一节,他影片主题与时代脱节也就变得自然而然而无可挽回。

  同样道理,为了达到“影以载道”的效果,李行必须给观众一个满意的结果,于是,道德伦理和爱便成了摆平一切的杀手锏。

  《养鸭人家》中哥哥的幡然醒悟,《秋决》中死囚的临危不惧和舍身取义,一次次的道德升华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道德神话,于是,化解社会冲突不再是繁复的经济动因和阶层竞争,而成了简单明了的善恶是非观念,然后加上影片不遗余力的煽情效果,观众在情感昏迷中被迫接受了这种观念。

  然而事实上实现的却是观众和导演在生活的真实面前的集体大逃亡。这种逃避只能导致大众的盲从和对现实的麻木,怎能适合于“寓教于影”呢?它根本无法让我们认识世界的本来嘛,而只能换取某些低级的情感冲动和廉价的泪水,但可悲的是这种电影反倒成了主流,就像去年的《一个都不能少》。(萧森)

  是e-Book,不是书

  我是电脑文化,也是网络文化的鼓吹者,但我常常碰壁。比如一日说起金庸的小说,我说自己上学时一心求学,这类书是强忍着,决定留诸他日再读的。可没想到一留就留到了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今天,于是连买书钱也省了,直接在电脑上读电子版。可我刚刚提起“电子”书,在座的几位就连连摇头,说那有什么看头,看书还是要手捧长卷,或坐或卧,而尤以“手倦抛书午梦长”来得舒服。

  另一日,在一好友处,当她抱怨最近无书可读时,我提出可以通过e-mail发给她几本电子书籍解渴,也是立即就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屏幕阅读太不舒服,太没有情调。

  上述对电子书籍的抱怨是带有普遍性的。虽然为了提高屏幕阅读的舒适度,上至微软、Adobe等这样的大公司,下至普通的自由和共享软件爱好者都在开发适合在屏幕上长时间阅读的工具软件和相应标准(上述两家软件巨头正为此打得不可开交,微软鼎力开发并鼓吹它的Clear Type技术和Microsoft Reader软件,而Adobe的Acrobat PDF则是事实上的电子书籍标准),可是相比于传统阅读,电子阅读的一个最大障碍没有解决:书籍的便携性和分辨率。

  几乎所有的传统书籍的拥护者,即电子书籍的反对者,对电子阅读最大的不满,就是你不可能时刻带着你的电脑,不论是马上还是厕上,不论是码头还是床头,都可展卷一读,而且闪烁的计算机屏幕对视力有害--谁让大多数的读书人视力都不好呢。所以,即便是有眼光、有智识如董桥先生者,也在他的《是书,不是e-Book》里说:“电子读物只配查查参考书读读机场小说,始终比不上印刷书籍。将来,出版社反而会出版漂亮的书,甚至皮面烫金,保住炉边灯下四壁飘香的书房文化。”

  不可否认,董桥先生在文章中所描绘的“书房文化”的妙处,是任何爱书、爱读书的人所向往的。其中的审美意趣,哪一个读书人能拒绝得了呢?但我最近由于随便翻了几本杂志,看了些也可能是乱七八糟的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变得处处以价值和成本来看待问题--比如,如果我认为花2000元买一台电视机在家看肥皂剧比故作风雅抽机会听音乐会或看京剧等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程度的愉悦,而且来得更合算,那我就去买电视而抛弃音乐会和京剧,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就是这么选择的。

  你花再多的钱,发再多的文件,讲再多的话,也不可能让电视观众重新变成京剧票友。所以这里我要指出,一个传统书籍的拥护者无法否认的事实,即电子书籍的制作、流通、保存等方面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书籍。

  可以想见,只要电子书籍的载体技术出现一个小小的飞跃,只要我们有朝一日出现了像今天的普通书籍一样便携的电子书,可以像对待传统书籍一样对待它们,能毫无顾忌地在上面或写或划,或卷或折,而其成本,虽然价格不一定比普通的Paperback更低,但肯定低于那“皮面烫金”的精装书籍,(当然电子书籍本身的优势肯定还都保留,比如可以下载新的内容,更新电子书的内容),到那时,多数人真的还要坚守所谓的书房文化,拒绝方便、廉价的电子书籍吗?

  少数的藏书家、怀旧人士,当然会以搜集、购买、拥有传统书籍为乐、为荣,也会出现集书牟利的人,就如今日的集邮--当然包括邮票在内的书信文化也在消亡中,可这是题外话,且持异议着更多,不说也罢。但普通人,不可避免的,还是遵循最最平常,也最难以抗拒的价值规律,乐于接受并使用电子书籍。

  电子书籍的反对者们大可以拿电视和电影的例子来说事儿,说虽然电视普及了,可电影依然活得挺好云云。其实多少人在看电视,多少人在看电影,那是明摆着的(更不要说活得比较好的电影大多也不过是好莱坞的商业片而已,并没有资格充当文化精英的角色)。

  这个例子倒可以给我的论点做个注脚:传统书籍依然存在,但e-Book是主流。不信,咱骑驴看e-Book,走着瞧。我说这话当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你怎么就确信真的可以出现这样的技术呢?对待这样的疑问,我的答案同时也是疑问:谁想到过个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谁想到过粗大笨重的无线电台可以缩小到“掌中宝”的程度?(一叶)

  偶像的“早晨”有人奇怪我们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为什么“这么早就回忆了”。怀旧病是容易传染的。为什么不说一说那时的青春偶像呢?当然那年月不叫青春偶像,甚至连“青春”一词都很少用。因为“青春”加个后缀就成了“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与生理卫生等联系在一起的,弄得“青春”二字都有些犯忌。

  那时候的男偶像是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海因策。看惯了潘冬子、小兵张嘎和红孩子,英俊少年的出现真有“闪亮登场”之感。你看他金黄的头发、碧蓝的眼睛、翘翘的鼻子……再说下去怕有附和日耳曼民族优越论之嫌了。更重要的是英俊少年的装扮和日常起居,让我们知道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活法。英俊少年的勇敢程度也丝毫不比潘冬子差,他一个人就破获了犯罪集团,同时洗清了其父的不白之冤。这样的少年让人不喜欢都不行!

  上高中时,偶尔看到一篇关于英俊少年扮演者的报道。其时他已有30岁,但越长面容越平常,已经不能用“帅”来形容了,工作干得也很平常。我看后叹了口气,颇有“伤仲永”之感。或许这就是歌中所唱:“随着年龄越长越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而女偶像无疑是《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她的名气更响。可以说她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对青春的诠释。回想她那灿烂笑容,你会觉得徐静蕾笑得多少有些不自然。当年不知有多少女生梳着小鹿纯子式的辫子,学她那样疯疯傻傻地说话,疯疯傻傻地打球。就连不少男生也迷上了其实有些女性化的排球运动。真说不好,究竟是大松博文还是小鹿纯子,对我们国家排球运动的影响更大。如果当时引进的不是《排球女将》而是《足球男将》,弄不好我们早已冲出亚洲了。

  用现在的话说,《排球女将》比《英俊少年》有更多的流行因素。比如纯子对其教练的爱恋,纯子寻找亲生母亲的艰辛(那时的日剧爱让主角满世界乱找爸妈),纯子的队友尤佳与血癌所做的斗争(那时的日剧也爱安排主角得白血病)等等,实在是一部情感教育大全。剧中排球女将的招术,像“幻影游动”、“晴空霹雳”之类,也是侠味十足,几乎为大家接受金庸打下了基础。

  凑巧的是,介绍纯子扮演者30岁时情况的报道也被我看到了。我记得报道上说她身高只有1.58米,并已结婚生子,随着年龄越长越大,她的体重增加了。

  现在再听到海因策和小鹿纯子的名字,我知道很多人眼睛还会发亮。大家默默在心中给他们留了位置,因为他俩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青春。那的确是一个清新的“偶像的早晨”。虽然现在阅人无数,青春偶像如过江之鲫,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英俊少年是真俊,小鹿纯子是真纯。(老末)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亚洲杯足球赛专题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专题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9期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