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三联生活周刊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秋天里的雕塑展(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0/11/07 14:34   三联生活周刊

  导读:放置在城市的雕塑和放在博物馆里的绘画一样,都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收藏,不是装饰品。

  既然那么多人都对城雕不满,那就多做展览。

  雕塑的展览多起来,说明出钱的人聪明了,出钱做个展览能热闹一时,展览结束时,好的留下来,没看上的撤走,或者热闹一块公园,也不至于因为不稳妥影响城市的大结构

  

  城雕?菜雕?

  以前以为雕塑家接到一个大的定单,做一个城市雕塑是一件光荣的事,是要卖把力气动点心思的事,没成想,在做雕塑的人嘴里竟听到的是“菜雕”这么个词,那意思就是挣点酒菜钱的事,不用较真儿。难怪我们这儿那么多的城雕总是跟城市对不上茬儿。城雕和一般雕塑品不一样的是,因为城雕有个甲方,所以问题就不仅是雕塑家们的事。

  中国百年雕塑纪事中记录着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请李金发做孙中山塑像的事,李金发刚从法国学成归来,热情应承,可是,主事的人要求塑像要“老成持重”,亲属们要求“英气勃勃”,在两种意见纠缠下,设计方案越改越糟,最终没有做成。

  不是说哪种意见不对,而是雕塑的公共性使它的问题比较复杂。现在的甲方通常是一方父母官,或是公司老总,或是个行政机构,他们所要求的是显示出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干什么的,要喜气,要腾飞,还要时尚,这些东西在雕塑家眼里就是装修,装修吗,就要有实用价值,过两年不合用了拆了再做一个。

  看到有些雕塑家不留名不留姓地做着这种“菜雕”,你会怀疑这是雕塑家为挣甲方的钱使出的圈套--我这是小人之心了,其实从近期的雕塑展以及相关的活动可以看出雕塑家们的用心和热情。

  关于城雕的概念我请教了展望,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的副所长,也是有名的艺术家,他说,一说城雕就好像指专门为城市环境做的雕塑,其实根不是装饰品,本没有这个概念。

  放置在城市的雕塑和放在博物馆里的绘画一样,都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收藏,收藏品通常是一个艺术家的成熟的作品,是收藏者对这件艺术品的信任,过两年不时髦了就得拆。收藏就得有耐心等好作品,得有专业人士发现好作品,不能当美化环境的一个任务,有一个雕塑摆在那儿就算完成任务。雕塑家实验阶段的作品也不宜放进公共领域,但可以展览,在展览中使作品成熟起来,那时候再放在公共场所会稳妥得多。既然那么多人都对城雕不满,那就多做展览。

  的确,近来雕塑的展览多起来,雕塑公园多起来,广州最近建了雕塑公园,深圳有了公共艺术园区,何香凝美术馆的第三届雕塑年度展即将开始,说明出钱的人聪明了,出钱做个展览能热闹一时,展览结束时,好的留下来,没看上的撤走,或者热闹一块公园,也不至于因为不稳妥影响城市的大结构。三个雕塑展览

  青岛市用了两年的时间建成了雕塑一条街,还成立了一个雕塑艺术馆,雕塑馆落成的时候有两个雕塑展同时举办,一个是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展,一个是美术院校学生毕业作品选拔展,展览到10月底结束。展览持续的时间内,这里一直是青岛的一个热闹景点,观众不断。

  其中,学生的选拔展中有50件作品,组织者很明确地表示想通过这些学生的作品去捕捉符合新的生存经验的作品和探索方向。邀请展上有34位雕塑家的作品,这里选择的都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人,如隋建国、展望。展览策划人说,主要是想选择一些能脱开形式上老套的,观念上有点突破的,给这种作品一个展示的机会。这也是所有雕塑展的目的,给艺术家在没有甲方干预下创作的机会,也是给甲方挑选作品的机会。

  9月,在杭州有一个很严肃的雕塑活动,是中国美术学院和深圳雕塑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75件作品选自360多份方案,在杭州、青岛、深圳三地展出。

  这个邀请展的第一回是在1992年,8年过去了,主办者发现雕塑不仅是形式推进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好看不好看的事,还要有对文化的思考,否则逃不出过时的时尚怪圈,所以他们选定了一个文化主题--“冲突与选择”作为思考题目,所谓冲突是指中西文化冲突、传统现代的冲突、个人社会的冲突、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所谓选择,也就是雕塑家们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思路。着眼点不可谓不高。

  围绕这个题目,主办者组织了一系列对话和研讨,还在深圳做了一项100人的调查。这100人是在“深圳人的一天”公园附近随机抽样的,很正规,问的问题却很小儿科,比如“你看过雕塑展吗”、“印象最深的雕塑是哪些”、“知道哪些雕塑家”。

  在采访者的手记里能读到这样的话:使这些雕塑与深圳人真正平民化的接触,而不是英雄群像使人敬而远之;在100人中95%是老百姓是靠技术和体力谋生的人,即业务员、工人、打工者。我不知道这些调查和展览是什么关系,但这个调查中透露的倾向有很多疑点:观众摸一摸作品就是平民化接触了吗?雕塑一定要和观众有平民化的接触吗?平民是谁?敬而远之的就不是好雕塑吗?观众有义务给雕塑家提供参考吗?

  尽管在相关的论述中有些疑点,展览中作品的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

  也是在9月,在桂林漓江冠岩景区的一个小岛上,聚集了40多位艺术家现场创作一个叫做《人文山水》的展览,这个展览的直接成果是兴建“浪岛地景艺术公园”。

  严格说这不是个雕塑展,但是有很多雕塑家参加,也有一些做装置的艺术家做了雕塑,还有一些装置本身有雕塑的形态。况且,地景艺术也是放置在公共场地的,与雕塑一样有公共性的要求,从中多少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在做展览时和做“菜雕”时的不同状态。

  因为这个展览不是严格的雕塑展,所以在形式上自由随意得多,很多作品在开展时还只是个方案,展地没有现成的作品,观众到了那里看着作品一步步完成,所以它很热闹,很活跃,更有吸引力,但是也有一些方案没能实施。(舒可文)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第三届珠海航展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美国NBA专题
手机频道提供资费技巧WAP及电信资讯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约会文学请到新浪文化专区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