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北大“保研”压倒“考研”有破冰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11:00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李仕春

    研究生教育呼唤的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能耐得住外界诱惑与喧嚣,兢兢业业坐下来搞研究、做学问的研究精神。它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更多考验的是学子们的耐力与可持续学力。显然,这样的“宝”不能完全压在一张研究生入学试卷上,“一考定生死”。而将遴选权利下派给一些高校,使其运用综合测评的方法予以保送,显然更能选出适合研究生教育的高水平学生。而这对于那些把研究生考试作为唯一救命稻草,把获取名校研究生文凭作为镀金手段,却对自身基础学科放任自流的一些本科生而言,更具有当头棒喝的纠偏效应。因此,北大让“保研”压倒“考研”,对于研究生教育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破冰意义。

  从报道中“在长期的研究生招收培养中,学校特别是一线的研究生导师发现,保送来的学生比凭考试考进来的学生‘水平更高,更愿意专心做学问’”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当下的保送生并非外界猜测的“豆腐渣工程”,拥有保送资格的一些院校也在慎用保送权力,保送机制已经趋于完善,由此带来的是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充分保证。

  不必讳言,我国当前各类教育改革正处于“涉水期”,考试仍然是“最不公平却又最公平”的手段之一。保送机制不可能完全取代报考手段,但当从事高层次教育者充满自信地敢于接纳“保送生”,当“保送”压倒了“报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恐怕这也是这次北大研究生招考变革的深层次意义吧!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