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本报记者 夏杨 实习生 沈银芳 翟文君
十六年沉浮,价值评价理性回归
1991年,MBA登陆中国大陆,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头上闪烁着耀眼的光环。2002年,热潮到了顶点,之后两年,报考人数一再下滑,社会上纷传贬值之声。
谁能想到,MBA的精英身份会如此快地发生变化?
不过近两年,报考MBA的人数已经回升,社会上各种说法在对立中取得平衡。
MBA失去了光环,但应有价值得以回归,人们对它的看法趋于理性化。
企业恩怨:价值缩水爱恨交加
中国的MBA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将人才输送到国外进行MBA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上对MBA的需求激增,中国逐步发展了自己的MBA教育。清华大学首先试点,华南地区暨大、中大、华南理工等高校也较早开设了MBA教育。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MBA仍广受人们追捧!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姜虹副教授说,上世纪90年代,各个学校的生源都相当好,2002年达到最高峰——5万多人。
之后两年,MBA跌入低谷,报读人数每年下降20%。姜虹分析,原因是很多学生错误的自我定位,认为学了MBA后一定要做高层管理者,未能如愿后,人们对MBA产生非议。
去年《经理人》杂志向企业董事长、CEO、副总裁、总监等19万多高级管理者以及人力资源部发放问卷调查,发现企业普遍都愿意聘用MBA毕业生,但普遍评价不高,可以说是“爱恨”交加。
企业管理者对MBA的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项目的评价,平均得分均在6分和7分居多(10分制),处于中低水平。有企业高层表示,MBA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有的眼高手低,有时还不如普通硕士好用!
许多学员审视自己:读MBA,走马观花上了不少课,感觉也没学到什么;但回到企业,又觉得自己当高人一等。
MBA贬值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不少人质疑:投入大量的精力、学费,甚至放弃工作,到底值不值?这种质疑很快在市场上体现出来:报考MBA的人数从2002年的最高点5万多人一路下滑到2004年的3.58万人,很多二线院校MBA还出现招不够人的情况。
市场分化:审识时务调低身价
学位教育市场这几年发生了分化,MBA识时务“自贬身价”,定位悄然下调。
2002年,中国EMBA起步,意味着MBA的分层——大中型企业的决策层更适合读EMBA,成为标准的精英教育,而MBA的受众群调整为企业中低层。
同时ME(工业工程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等也都出现,分流着MBA原有的人群。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姜虹说,分流的结果是MBA热度下降,该校的录取比例从以前的1∶7逐步将到了1∶2.5。
由于前几年MBA火爆,有办学机构鱼目混珠,降低了MBA本有的美誉度。有些机构搞个培训,也冠名叫MBA课程进修班;办一星期就叫MINIMBA。
另外,MBA学员年轻化,也造成MBA社会地位的下降。以前,学员都是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企业高层。现在,许多学生毕业前就瞄准了MBA,工作刚满三年,达到报读MBA的最低标准,就匆匆前来。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社会地位和阅历自然稍差。
不过,在经历两年低谷之后,2005年MBA招生情况又有好转。2007年招生人数,也就是春季考试的报名人数大概是41000多人左右,已经数恢复到了2001年的水平。
“MBA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岗位上的beginer(新手),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高。”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沙振权这样描述MBA的新定位:现在不一定是管理精英,将来有望成为管理精英!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