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8年考研:英语大纲新题型分析及复习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10:21   万学海文

  一、大纲考查要求

  08年大纲对新题型要求:

  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经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经给出。

  3)在一篇长度为500词的文章的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从08年大纲来看,三种题型尽管在命题形式有明显区别,但其命题趋势与往年无异,概括如下:

  (一)考查考生对全文和段落结构的整体把握

  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所读文章的结构特征,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题;能够理清文章和段落的发展脉络,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关系和段落的发展模式。

  (二)考查考生对文章语篇、语段特征的理解

  1. 一致性。“一致性”指全文围绕一个主题;每一个段落也只有一个主题。分主题是为全文主题服务的。已往考过的文章,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常为明确的主题句,也可主题不直接点明,而是蕴含在论据细节中。

  2. 连贯性。 连贯性是指段落与段落之间,段落内的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一致。文章或段落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必须清楚、合乎逻辑。这一点对考生的要求最高。

  了解了大纲考查重点,我们需要清楚考研文章的文章全文行文模式和段落拓展模式。概括来讲就是三段论和总分法。

  二、考研文章全文结构模式

  (一)三段论

  三段论是说明文议论文的共同全文结构模式。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主体板块分为三部分。

  说明文的三段论基本模式是:引言(用事例、试验等引出问题),分析(分析原因;实验过程等),结论(建议、解决方案)。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

  议论文最终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某观点。议论文要用逻辑和论据来影响别人的看法或行动。其行文规则为:提出论点(常以事例引出),提出论据并论证论点,得出结论。

  在考查过的文章中,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经常是:

  引出要讨论的问题或现象(常以具体事例引出话题或论点),

  然后展开分析过程或讨论其原因,

  最后得出结论、提建议或解决方案。

  三段论具体分析:

  1. 问题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解答这一类型的文章,考生关键要抓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

  2. 议论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结论

  阅读这类文章,考生只要细心掌握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据,结论又是什么即可。

  3.立论/驳论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

  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

  遇到这一类型文章的时候,考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观全文,弄清楚其中哪个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哪个是作者要驳斥的观点,每个观点都有哪些论据作为支撑就基本完成了。由于这里面大多数有明显的转折意思。考生可以去找一些提示语,比如However/But/Nevertheless/As a matter of fact. 这些词语常常可以作为作者观点和其他观点的分水岭。

  4. 因果型:结果/现象——原因/成因

  这一类型的文章接近于说明文。文章大多以一种现象或者一种结果开篇,然后进一步探讨导致这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或成因。(文章大多围绕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

  (二)总分法

  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段落的拓展模式也有共性。即总分法。多数情况下段落首句是本段主题句。偶尔会有段尾句,比如说有的文章第一段的段首会先举例子,段尾才引出主题句。段落主旨极少有需自己概括的。了解这一点,要求我们从概率最高的情况出发。先快速扫描首句,看是否有概括性。如果第一句没有,迅速看段尾句。

  (三)一致性、连贯性

  一致性和连贯性是三段论和总分法的实现手段。信息是通过有章可循的逻辑关联来构成信息链的。

  全文中,段落间的关系是板块关系,仍属宏观结构,属“面”的问题。而句子间的关系是局部结构,属“线”的问题(词汇短语等信息是“点”的问题)。

  段与段的关系种类繁多,如并列,递进,比较对比,因果,转折,列举等等。

  句与句的关系需要把握英语中的常见连接词语,如表转折关系的however,nevertheless,but,in spite of,regardless of ,despite等,表因果关系的therefore,thus,so, on account of, due to, thanks to, owning to, because of, now that, for that, in that等。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