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 10:06   北文图书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38.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39.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2002年理科第31题

 辨析题

 5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003年第3题

 单选题

 1

 认识的本质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3)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的,都是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40.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7年文科第12题

多选题

2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998年理科第27题

论述题

12

认识的主体及其形成和发展

2000年理科第1题

单选题

1

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2006年第2题

单选题

1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认识主体是社会生活的现实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构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4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2002年理科第2题

单选题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005年第3题

单选题

1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006年第3题

单选题

1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007年第34题

分析题

10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

    (1)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2)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4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2002年理科第16题

多选题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

  (1)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

  (2)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

  (4)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代以后的思想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