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9日 22:09   新浪考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总思路

  一、本学科2008年考研大纲修订情况

  2008年考研政治大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的调整并不大,作为本学科主要命题出处的唯物论(第三章)和辩证法(第四章)两章完全没有变动,命题较少的第七章也没有变动。其他章节只是在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个别知识点做了简单的增改,没有删除的知识点。

  二、本学科的性质、特点、主要内容及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列,同属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七章构成,这七章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大块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我们可以把这七章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即第一章;第二部分为唯物论,即第二章;第三部分为辩证法,即第三章;第四部分为认识论,即第四章;第五部分为“唯物史观”,包括第五、第六、第七三个章节。其中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尤其是第三章至第六章在整个学科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本学科的命题特点和趋势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命题特点,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深、广、活”:

  (1)所谓“深”,是指试题出得层次深。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之中。近年来选择题很少直接考查某个哲学概念或原理,而是通过引文或材料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既要读懂材料的意思,又要理解材料的哲学含义,还要结合材料作出正确的分析。这一特点在最近三年的试题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2)所谓“广”,是指命题范围宽。凡是与考点相关的都在命题的范畴之列。尤其近几年来的大型论述题和材料题的命制,朝着“综合”(本学科间的综合),“交叉”(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或既综合又交叉的“复合型”命题趋势发展。如,2007年试题的选做题Ⅱ就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题。此题既考了辩证法中的矛盾规律和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原理,又考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意义。

  (3)所谓“活”,是指试题出题方式灵活。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主观题中,同时也体现在客观题中。1990年以来,年年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或学者的某一个论断或命题作为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来命题的情况。这样的题目所蕴含的哲理比较深刻,很难直接把握。由于考生对这些命题、论断不熟悉,难以确认,因此而丢分。

  考研命题的灵活性决定了考生在复习中特别要注意“活学活用”,自觉自主的运用哲学原理去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经典言论及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2.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分析,2008年命题走向有三:

  (1)客观题,即选择题仍可能坚持题干为事实,用事实考理论,且不定项选择题的选项仍会是不同理论的综合。

  (2)分析题的基本原理部分,仍会坚持理论交叉、理论综合的“理论复合型”为基点进行命题。

  (3)分析题的联系实际部分仍会是生活现实。与政治相关的实际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的问题:

  ①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可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反作用原理分析说明。

  ②关于发挥人的主体性问题——可用人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综合分析说明。

  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可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

  ④关于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可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唯物辩证法关于永恒发展原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综合分析说明。

  ⑤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问题——可用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

  ⑥关于党群关系问题——可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综合分析说明。

  四、本学科的复习方法

  1.本学科是一门理解重于记忆的学科,一些知识点仅靠背诵,在答题时很难准确运用。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着重理解,真正搞懂每个章节中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论点、论据、理论界限极其意义,在理解上做到准确、完整、深刻。

  2.本学科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将那些能够“综合”在一起的理论观点提取出来,单独记忆、理解。

  3.最后,考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自己融通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4.考研试题对哲学部分的考查“万变不离其宗”,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每年命题的热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本学科内容时,要抓住每一章中命题次数较多的重要考点,不能遗漏;同时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进行纵向思考,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线条;最后,还要学会将本学科的知识点融入其他学科的复习和理解中,做到宏观把握,重点深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