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经过很多天的考虑,李初最后选择了报考家门口的那所大学。促使他下决心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是想“换一种空气”,他戏称自己有典型的“围城心理”。
李初本科就读的专业在原来学校本身就已属于“王牌专业”,专业导师、学习氛围、就业前景都不错。“很多人挤着想进来,但我希望能换个城市,换个学校,虽然考研结果很不确定。”对于自己最后的决定,李初并不后悔。
李初也算了一笔账。在本校读研,同一个院系,同一个专业,同一种教育方式,许多方面还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是一些基础课程,本科阶段要学,研究生阶段也要学,虽然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深入很多,但如果是同一个授课老师,内容上多少有重复的地方。
“我实在不能忍受在同一个学校待上8年、9年甚至10年,我宁可选择外校去拼一拼。”黄征(化名)是北京某高校数学系的学生,放弃了本校保送直博的机会,决定考研去另一个城市。
黄征解释,和前些年不一样,现在的不少学生都不喜欢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老师手下待很长时间。换一个学校,能开阔视野,校园文化也完全不同,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
今年刚从厦门大学考研到北京的王茜很赞同“换一种环境读大学”,从南到北,尽管考研过程很艰辛,读研后也有很多不适应,她还是觉得“能够领略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群体”,很值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