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一期间考研数学复习 在玩中进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10:54   文都教育

  十一七天长假,人人向往,这七天不用早起挤公车或在塞车的路上耗费时间,不用上课做作业等等,可是正在考研复习的考生们并不为此那么兴奋,好像假期已经遗忘了他们。难道要考研就一定被剥夺享受假期的权利吗?国庆假期,如果既不想荒废复习,又不想错过聚会玩乐,那么听我的建议,准没错!

  首要的是从现在起就培养适应考试的学习习惯。

  每天在保证良好的睡眠的基础上,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早晨去做,每天可能只需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能达到一天的学习目的(其实对于平时的复习也是如此)。

  人的每一天都像是人的一生的浓缩。早晨精力充沛,体力最好,情绪极佳,思维清晰,处于新生儿般蒸蒸日上的状态,“把最优的状态留给最重要的事情”,不知是哪位名家这样说过,本人认为不论是考研还是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原则都不失为一种良方。既然如此,那么把自己状态最好的时间用来睡懒觉就太可惜了。其实很多考生推崇的“开夜车”、“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复习方法我觉得并不可取。考试不会在晚上进行,考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而只能服从考试安排,与其在临考前再调整作息规律,不如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其实已经比别人领先一步了。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睡觉效率最高,这四个小时的休息就足以使疲惫的身体恢复。研究的结果不一定在人们的实践中能行得通,可是这四个小时的睡眠得到保证之后,仍然能为自己赢得比别人多的时间,这不就是开夜车的目的吗?对这四个小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休息。然后你要四点还是六点起床依你对睡觉的热爱程度而定。早上的时间是黄金时间,应该合理安排。强烈建议用刚起床的半个小时解决数学上遇到的难啃的骨头,你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能还会感觉到那些根本就不是难题。接下来的时间合理分配给要复习的各种课程。

  吃完中饭,打个盹,下剩的时间就是约朋友玩乐了,但每天娱乐时间不要超过晚上十点钟,因为要保证这七天都有的玩,就不能过度,如孔子所说,要做到“乐而不淫”。

  第二点建议就是利用这七天的时间做真题。

  对于真题,做全部考研考过的试题是为了复习和熟悉知识,而只做近三四年的真题是为了把握考试出题的方向。对后者,必须自己模拟做才有感觉,而不能只看有关的解析和答案。

  十月之前数学基础知识应该已经复习过一遍了,可能其中还有软肋,这是无法避免的。七天的时间最好是用来做三四套近年的真题,进行一次全真的试考,看看到底目标离你有多远的距离,也看看你的软肋有多软。当然看看不是目的,弥补才是硬道理。

  十月一日早晨,做2004年考研数学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完之后不用急着对答案,因为此时一切结果都是确定的,需要做的是总结,总结一下哪些东西耗费了不应该耗费在其上的时间,你在做题中有哪些问题(包括具体的知识点问题和做题方法问题)等,记录下来,这一天的数学复习结束了,该是举国欢庆的时候了。

  十月二日早晨,针对于前一天遗留的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重新来做,看看是否能解决。如果能,检查为什么昨天无法解决而今天可以。如果不能,参考答案,看看是方法问题还是基础问题还是粗心大意问题。方法,是后面两个月复习中要不断训练的,并且要逐渐养成多方向思维的方式。基础,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回到基础辅导书中加油。粗心,需要循序渐进的改善。数学的学习虽然重在积累,可是对于应对各种考试来说,强化却更重要,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强化。对于考生来说,无所谓谁比谁聪明多少,常说的“基础好”与“基础不好”其实仅仅是以掌握知识的先后次序而言的。如果基础不好,那就逐个加强,如果基础好,也没什么可得意的,因为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越,所以更得进一步强化。强化是重要的,到底强化哪一部分以及每一部分所花力气的大小是要在这一天早晨解决的问题。找准了,那就去玩吧,这一天的数学任务完成了。

  十月三日早晨,完成2005年考研数学真题,同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做。

  这七天时间依此交替进行考研数学全真考试与总结,这段时间的总结很重要,牵涉到接下来两个月时间如何安排的大事。如果依照上述方法进行,这期间会完全熟悉了近四年的真题,并且了解了将来要考的是什么东西,你也能感觉到试题出在什么地方了,无论名师们对真题有多少解析,也不如你亲身体验的感觉来得真切。虽说大纲规定了考试范围,可是仅仅那么二十三个考题必定不会面面具到。

  十一会这样结束,可是对考研生来说,既没有耽误最重要的考研复习进程,也没有错过与同学朋友游玩相聚的机会。

  节日过后的两个月数学复习安排,要遵从以下几点:集中精力,各个突破,也就是哪个环节薄弱补哪个环节。借用怀尔特(证明费马定理的牛人)的方法:要熟悉一种新方法,就要找能用这种方法的习题来大量练习。大师级的人物尚且如此,何况众考生们!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