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硕士多了 崇敬度却在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10:22 新闻晚报
支玲琳:李老师在解放日报工作这么多年,也带过很多学生。现在有种说法,要论就业素质、工作上手,研究生可能还不如本科生,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光一:这不能绝对。应该说念书和不念书的确不一样,但要说书念得多的人,一定会胜出,那也不一定。在我印象中,解放日报在文革前,也算员工平均学历比较高的单位。记得当时研究生只有一两位,且都是历史系的。 我们的大学教育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现在的研究生给人感觉是“批量生产”。目前,考研变成了就业缓冲期,这与就业形势有关,很多朋友考研甚至考博也不一定是想做学术研究。所以,中国的教育陷入了怪圈,总的感觉比以前好很多,但拿不出公认的顶尖人物,特别是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袖。这么多年,培养了这么多硕士、博士,找一两个标杆性的人物,估计还是有的,但整个社会的崇敬度在下降,因此,考研从热到冷,未必是坏现象。 刘芳:我看现在大多数的评论认为这是理性的回归。 支玲琳:我采访过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他很感慨,说现在很难找到好的学生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究竟能做什么?几年前有本书很出名《大学有问题》,现在这个问题通过研究生报考“降温”更突出了。 氛围浮躁,大学还能学到什么 刘芳:国内的大学,尤其是一些二三流学校,学术氛围比较差,特别是考博。我看到一些现象是,招不招你,纯粹看你是不是有利用价值,如法学教授做法律方面的业务,如果你有这样的业务资源,我就招你,还有一个是看你能不能帮他接课题,如果不做课题干嘛招你? 支玲琳:成了廉价劳动力。 刘芳:对,进门之后,感觉就像旧社会的师徒关系,徒弟给师父打工。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学风整体走下坡路,对于学术的追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课题有多少,经费有多少以及社会关系有多少,影响力有多大。 支玲琳:我们看到一些极端的报道,研究生一年只能见导师一两次面,联络都是通过E-MAIL。其实本科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大学生整天忙于考这样或那样的证,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在如此浮躁的氛围下,在大学还能学到什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