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分优惠研究生没有本科生有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1:45   中国青年报

  另外一个让不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感到困惑的规定是,导向要素中的荣誉称号和学术、文体竞赛获奖两项中规定仅限在高校最高学历就读期间所获奖励表彰。这意味着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获得的荣誉称号或竞赛奖项是无法加分的。

  而目前高校的一个现实情况是,各类国家、省、市级竞赛主要针对本科生来开展,本科生有大量的参赛获奖机会,而针对研究生的大规模竞赛却很少,而且研究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各类科研项目或课题当中,不会也没有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因此,这项规定直接导致研究生在这两个加分项目上处于劣势,而这两个加分项目最高可达到15分,不少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都获得过一系列国家、省、市级别的奖项,却因为不是最高学历期间获得的原因而不能加分,因而也导致最终无法达到标准分。前文中所提的张玲正是这种情况。

  “2004年是分水岭。”去年毕业的上海某一本院校的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刘易(化名)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向一些文科硕士毕业的学生了解到,当他们作为本科班级的佼佼者考上研究生后,毕业时分数反而没有本科时候拿的分数多了。

  “怎么学历高了,分数反而少了呢?”刘易解释,“本科期间可以拿的奖多呗,什么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之类的,但是研究生期间拿这些奖就难了。”由于分数不够,办不到上海户口,刘易回到安徽老家工作。他告诉记者,2003年本科毕业时,同班同学在上海只要找到愿意接收的正规单位就能落户,“我多读了3年,反而要打道回府”。

  何勤华也表示,推行应届毕业生户口审批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有不少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反映,当初2002年、2003年毕业时,与他们同班的本科同学在上海找到单位就能留沪,有些甚至只是随便找个挂靠的单位也能把户口落下来,考上研究生后却很难在上海落户了。

  而在用人单位要素分中,有一项重点领域要素分,即录用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导向专业(依据《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及“十一五”期间人才需求调查结果制定)毕业生可加3分,在符合导向专业基础上,录用列入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所在高等院校的毕业研究生可再加3分,但每年这个“导向专业”都有一些变化,比如在2006年目录中,还有国民经济管理、货币银行学、投资经济、金融经济、国际金融、证券与期货等热门专业,但到了2007年却都已经被排除在外,1分就可以决定是否能够落户的情况下,这项不确定因素也让不少还在校就读的学生心神不定。

  何勤华表示,政策的不确定导致在校的学生对前景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这与发展市场经济,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的整体思路也是不相吻合的。

  同时,由于按照2007年的评分办法,学历之间的级差只有3分,因此以前“博士生铁定能落户”的时代已经过去,记者了解到,2007年,就有不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没能在上海落户。2007年7月,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申请结果颁布,以硕博毕业生为主力的入沪申请大军“倒下”一大片,上海某“211工程”高校人文学院硕士毕业生2006年全部通过申请,而2007年却“全军覆没”。

  据悉,2005年的标准分为64分,2006年为68分,2007年已经提高到71分。而记者注意到,2007年的标准分并没有对外公布,应届毕业生在自己申请后只能知道自己是否通过审核,而并不清楚标准分究竟是多少。实际上,按照官方说法,由于标准分“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上海市政府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调控要求确定”,也就意味着标准分是根据每年发放的户籍数量确定的,而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上海市发放的户籍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2004年,上海市每年给相关外来人才发放户口2.8万个到3万个,2004年实行双轨制后转变为居住证4000个,户口2.4万~2.5万个,2005年发放居住证超过1万个、户口两万个,2006年发放居住证1.7万个、户口1.5万个,2007年发放户口1万多个。

  一名2007年毕业的上海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分析了近几年的评分办法后认为,在不考虑获奖的情况下,2006年之前卡掉了大部分本科生,2006年在原来基础上卡掉了非“985工程”大学(即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的硕士,2007年则是在原来基础上卡掉了“985工程”大学非全国重点学科的硕士,所以2007年,大多数外地硕士是没拿到户口的。

  “能办理户口的希望为零。尤其是我们这样的,没拿过什么奖,没有什么专利发明,没有什么创业项目的学生。”同济大学2004级汉语言文字学的陈婕(化名)说。

  作为上海市闵行区人大代表的华东师范大学2004级的金惜墨,对上海的落户政策也有所关注。她告诉记者,去年学院计算机专业的100多人中,办理到上海户口的只有3人,“主要是拿过一些国家、国际奖项,有些发明的同学”。

  金惜墨结合亲身经历说起了一个情况:“比如一些银行招聘,就要求有上海户籍。有些优秀的外地同学连参加笔试的机会也没有,而本地的同学很容易就能参加大大小小的银行笔试、面试,这就很不公平。”

  去年毕业的上海籍学生梁广升,在一家银行上班。他着实体会到,银行来学校招聘时,如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银行等大多数银行的启事上,都写着“上海户口优先”。“银行差不多都是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1月要签订一份学校、单位、个人的三方协议,而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必须有上海户口。”

  而在今年的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也多次提到人才问题。他表示,上海没有多少资源,土地资源有限、矿产资源缺乏。上海发展靠对外交往方便的地理优势和认真细致的商业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靠人才优势。“上海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新时期新阶段,上海更要海纳百川,要吸引、集聚各方人才,上海才能兴旺发达。”俞正声说,要关心人才、尊重人才,对人才特有的个性与特点要包容,不要苛求;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使上海成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乐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