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指导:2009年考研政治复习全程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7:16   文都教育

  考研政治理论课内容多,知识零散,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难度又大,大部分考生的底子又薄,所以,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复习进度的前提下,做好政治理论课的复习备考工作就极其重要,其中,对有限的复习时间作出长远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规划就极为关键。制订复习规划模式应包括时间规划、课程复习内容规划和复习方法设计等。就政治理论课而言,在复习规划上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科学合理。具体是: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5—9月)。这一阶段从5月下旬考试大纲公布开始最为适宜(在考试大纲公布前,可着重了解有关考研信息和基本知识)。复习内容着重放在对原理的掌握,尤其注重理解和识记。一般复习到七八成就可以了(在这阶段不可能达到全部记忆,一些难记,难懂的原理可以放在第二、三阶段去记)。在方法上,可以采取大纲、课本、辅导材料进行对照复习的方法。由于《大纲》虽然划定考试范围,但是其中没有对原理进行解析,而课本虽然对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但是有些新考点,课本阐述较少,或者没有阐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利用一些辅导材料予以补充。复习时尤其要注意全面性,要紧扣大纲,依托精选资料,扎实、深入地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如重要概念、理论、核心内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纵横比较,归纳总结。有条件的结合考研辅导班复习,会更有效果。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从5月下旬考试大纲公布开始复习最为适宜是对基础比较扎实的考生来说的,对理工科出身或底子比较薄的考生来说,这个时间点就得提前,因为以前欠的知识帐得提前动手补,这个时限越早越好,最好从每年初的2月中下旬开始。尽管每年的《考试大纲》有变化,但是变化毕竟是少数,构成每门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点是不变的,这些考生可以提前动手先掌握基本知识,在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上,在掌握新大纲新增的内容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对底子薄,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复习,不知道何为基础知识的考生来说,这本《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就是最好的无声老师,它可以帮助你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抓准基本知识,夯实基础,为后来的冲刺提高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9—11月)。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进入这一轮复习的考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较为扎实地掌握,此时,考生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对于基本的立场和方法,要加深理解,注重实际运用;对于基本的原理、观点和论断,要弄清楚更为具体的内涵、外延和相关问题,明确其依据、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脉络、学科体系以及整个政治理论相互关联的大框架。

  另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一是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一阶段看似时间短,其实很重要。因为,在前一阶段掌握好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大纲已出,新增考点(一定要关注,这往往就是考查出题点——后面会展开论述)比较明确,国内外的大事件都已尘埃落定,既成定局,党的代表大会等会议已经召开,也就是说热门考点逐渐明朗化,每门学科极有可能考查的重点逐步明晰,考生就可以既做到全面,又主攻重点地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第三阶段,最后冲刺阶段(12月—翌年1月)。这一阶段是整理和升华阶段。长期复习的效果能否再升一步并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在此阶段主要是热身备战,进行实战模拟,检查复习效果,增加临场经验。要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弱项。

  具体而言,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是:①查漏补缺,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考点,进行消化和强化,以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涵盖了《考纲》所有的知识点;②梳理和串联知识点,检查和理顺知识脉络,增强对于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握;③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检查并背诵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观点和论断、重要著作、主要历史事件等;④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增加题感,分析今年真题的出题思路(分析客观性试题的命题倾向和特点,把我主观性试题的大体套路),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与答题思路同命题者的预期相一致;切忌大量模拟,搞“题海战术”,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结合起来。⑤熟记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党中央的最新决策、决议,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的会议精神等都属热门考点。同时,也要加强用前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本年度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及大事件,这是最容易命制主观性试题的考点。

  另外,这一阶段参加冲刺串讲辅导班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政治,如果能在富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系统复习、重点突破,效果会更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