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实验室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16:18   万学海文

  2003年11月25日,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开始筹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随着第三期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物理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任重而道远。物理所人将以“建成国际一流凝聚态物理研究基地”为目标,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做出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贡献。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1934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近代磁学研究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1951年正式组建成磁学实验室,1987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磁学开放实验室,1990年经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为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磁学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以磁性物理的基础研究为指导,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材料--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物、自旋电子学等为重点,开展物质的基本磁性和磁电、磁热、磁光等效应研究,探讨从微观电子结构、介观、界面及复合相到宏观磁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新材料和新的人工结构材料的磁性物理学。实验室现分五个课题组开展相应的工作:1)中子散射研究2)自旋电子学材料、物理及器件研究3)稀土-过渡族化合物和氧化物结构、磁性及输运性质研究、4)磁性物质中的超精细相互作用5)磁性单晶的物性及应用研究。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沈保根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杨应昌院士。

  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取得了在许多国际上开创性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如在新型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中,首次发现了快淬高碳高稳定间隙稀土铁化合物,首次通过常规冶炼方法获得了结构稳定、高居里温度、强单轴各向异性的高碳2: 17型单相化合物,克服了国际上众多实验室都在努力解决的2:17型稀土铁氮(碳)化物高温不稳定的缺点,并对这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磁性作了系统地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稀土铁族间隙氮化物的发现者、欧洲间隙稀土化合物攻关组组长Coey教授在国际磁学会议的特邀报告《永磁学的前景》中引述了本项研究;著名磁学专家、美国Hadjipanayis教授在国际间隙稀土化合物会议的大会总结报告中称:间隙高稳定碳化物是永磁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自旋电子学材料和物理研究中,我们在多层膜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例如在全世界至今发现具有GMR效应的20多种金属多层膜中,有三种是我们发现的。1995年至2001年间实验室承担各类重要科研项目75项, 其中863项目3项,973项目6项,院重大项目6项,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杰出青年基金B类1项,百人计划5项。获国家、院、省部级奖项11项,申请及授权专利9项。共发表学术论文650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30篇,合作出版中文专著2本。经科技部信息所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磁学实验室室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超过400多次,其中单篇论文被引用数两次列全国前十名之内。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一支优秀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17人,博士生导师14人, 1人获香港求是科学基金,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实验室涌现出十多位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他们锐意进取,为实验室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训练,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1995年至2000年以来共培养博士生36名、硕士生20名、博士后13名。他们在磁学领域已做出突出的工作,其中1人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1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 。

  实验室国际交流活跃,已与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建立起院级交流合作关系,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实验室每年派出进行学术交流人员约占全室人员的1/3,同时接待大批国内外学者来室讲学和工作。通过开放课题申请和双向自主选择课题的方式,对外开放,让合作单位和合作人员直接参加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的研究课题,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增强了研究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开放度和增强了交流及合作的学术气氛。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十•五”期间将主持国家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重点在自旋电子学,纳米磁性结构、新型稀土功能磁性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微观磁性等方面的做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实验室计划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部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学科发展的需求自行设计研制先进设备,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加强磁性理论与实验结合、交叉学科的发展需求新的学科生长点;拓宽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新型磁性材料与物理的基础研究基地、优秀磁学人才的培养摇篮和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联系的桥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