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渔业领域招生学院水产学院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 15:29   新浪考试

  渔业领域招生学院水产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现有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3个本科专业,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水生生物学3个硕士点,其中水产养殖学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02年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2004年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招收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在读博士生1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4人,留学归国人员2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4人。此外,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洵教授、雷霁霖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育种学家岡本信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朱嘉濠教授,台湾大学著名学者蔡怀桢教授、鱼病学者宋延龄教授,台湾海洋大学李国添教授、郭金泉教授等国内外1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水产学院专业实验室使用面积近3600 多平米,具有占地超过5000 m2的现代化的水产试验场和14家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2006年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建设“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5月“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获得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学校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我院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1700多台件,总价值2100多万元。

  水产学院科研基础较扎实,近三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纵向及各类横向课题120项,总经费达3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在已完成的项目中,12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达到国际先进成果3项,国内领先成果10项,12项申请和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近3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

  水产学院的应用型科研成果较多,许多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鲍健康苗种生产及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九孔鲍的选育及复壮技术、斜带髭鲷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异域鳗鲡种类养殖技术、高体鰤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鲆类病害防治和免疫活性配合饲料、海水鱼育苗用环保型防病微颗粒配合饲料、健康牛蛙饲料的研究、对虾幼体免疫活性配合饲料、对虾环保型抗病添加剂的研制、改善养殖大黄鱼品质的饲料配制技术、海水鱼膨化饲料研究、多倍体九孔鲍培育技术、大黄鱼全雌化育苗技术、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技术等多项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水产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频繁,近年来已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同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长崎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大批的水产育苗和养殖、饲料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我校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主要以发展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为我国渔业领域技术推广、开发与农村发展、渔业推广教育、涉渔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填补省内及周边地区在水产养殖、渔业生产技术领域的空白,充分发挥我校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强化高校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我省乃至我国在渔业领域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提高我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水产学院目前在渔业领域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导师:

  1、水产动植物增养殖

  (1)水产经济动植物繁殖和苗种工程(2)水产养殖新技术

  导师:陈昌生教授、宋振荣教授、常建波研究员、严正凛研究员、黄世玉副教授、叶兆弘副教授、黄永春副教授、钟幼平副教授、谢仰杰副教授、江兴龙副教授、刘金海博士、李文静博士、谢潮添博士、曾祥波博士

  2、水产生物技术

  (1)水产经济动植物的遗传改良(2)DNA分子标记、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导师:王志勇教授、王艺磊教授、黎中宝教授、王淑红副教授、姚翠鸾副教授、林鹏副教授、颜素芬副教授、马英副教授、郑江副教授、卢亚芳副教授、翁朝红副教授、蔡明夷博士、刘贤德博士、陈锦民博士、陈芸博士、王国栋博士

  3、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

  (1)水产养殖生物疾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2)水产动物免疫学和疾病防治技术

  导师:关瑞章教授、宋振荣教授、纪荣兴副教授、王雪虹副教授、陈晓凤副教授、鄢庆枇副教授、陈政强副教授、黄文树博士、郭松林博士、黄利强博士、覃映雪博士、林茂博士

  4、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营养与代谢调控研究(2)饲料生物技术及高效安全饲料与添加剂开发

  导师:常建波研究员、叶继丹研究员、林利民副教授、陈学豪副教授、黄沧海副教授、王秋荣博士、翟少伟博士、张春晓博士、孙云章博士、宋凯博士、席峰博士

  5、渔业生物学及渔业资源增殖

  (1)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渔业生态学(3)渔业资源管理与评价(4)渔业资源增殖

  导师:张雅芝教授、黎中宝教授、郭玉清教授、阎希柱教授、谢钦铭副教授、周立红副教授、冯涛副教授、石盛莉博士、陈强博士、陈融斌博士、李元跃博士、陆志强博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招生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由创办于1972年的原厦门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组建而成,现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微生物学3个硕士点,并与厦门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福建省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其中包括福建省重点高校重点建设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集美大学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化学—生物基础实验室”。学院以水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发酵工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环境评价等为基础,以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技术为重点学科方向,以师资建设和硬件建设为核心,加强科学研究,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推动学院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70 人,教授11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27人。

  学院现设有4个教研室:化学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生物工程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1个中心:厦门市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个研究所: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所、集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3个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和食品与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设有6个专业研究室:水产品加工研究室、农产品加工研究室、酶工程研究室、发酵工程研究室、基因工程研究室、食品化学研究室。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6人,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6人,助理实验师6人。全院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指导教师5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24人。

  近年来,学院科研人员已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攻关、国家863、福建省科技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并逐渐在水产品加工及其基础研究、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及综合利用、食品发酵工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海洋生理活性物质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学科对外交流频繁,近年来已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同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长崎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大批的水产育苗和养殖、饲料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生物工程学院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导师

  1、食品微生物

  导师:苏文金、蔡慧农、刘静雯、李爱贞、苏国成、周常义、黄高凌等;

  2、食品酶学

  导师:吴永沛、王力、刘毅君、张金丽、赖海涛、余祥、郭彩华、陈庆绸、柯火仲等;

  3、农产品加工与储藏

  导师:陈发河、汤凤霞、熊何健、何碧烟、欧光南等;

  4、水产品加工与储藏

  导师:曹敏杰、邱澄宇、马建华、陈申如、杜翠红等;

  5、食品质量与安全

  导师:黄志勇、刘光明、张希春、林建清、彭爱红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