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学 校 概 况
河南财经学院成立于1983年,是河南省省属唯一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学科分布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学校于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5年来向社会输送了6万余名毕业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办学条件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27.78万平方米,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学校在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建设新校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现拥有各类实验室59个;图书馆建筑面积10612平方米,图书文献总量142万余册;建有外语调频发射台、英语自主学习机房、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配备齐全;校园网设备先进;体育场馆总面积74765.07平方米,设施齐全,器材充足。
师资队伍 学校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有教职工1240人,其中专任教师777人,教授90人,副教授2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人、硕士学位教师38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管优秀专家12人,河南省555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2人,河南省创新人才、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66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MBA)。学校财经教育资源优势突出,基本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有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校级重点学科。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实际结合,积极开展地方性、应用性、政策性研究,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日益增强。近三年,学校获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85篇,其中核心期刊10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90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李小建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跨国公司与中国区域发展、欠发达农区发展的系列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关注;杨承训教授完成的《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研究》等多项成果,受到中央高层和理论界广泛重视。学校主办的“河南经济论坛”、“博士论坛”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活跃学术气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建有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经济研究中心”,设有58所研究机构。学报《经济经纬》连续多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教学改革与建设 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名牌(特色)专业建设点;8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省级网络课程;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
人才培养与成效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名。质量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在社会各界,特别在经济界有较大的影响,用人单位对历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学校享有“读经管专业,选财院;要经管人才,找财院”的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经世、笃行”的校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根植中原文化沃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积累和培育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现在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按照内抓机制、外引资源、拓展空间 、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发展强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热诚欢迎全国各地有志深造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和同等学力者报考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 生 概 况
一、人数
2009年我校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15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规模数为准。我校将根据当年的考试情况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
二、条件
(一)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二)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再次报考硕士生,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三)对考生的其他要求
1、同等学力考生还应达到以下学业要求:①不能跨专业门类报考;②须进修过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并出具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③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CN刊物正式发表)1 篇(含1篇)以上(以上材料原件须在现场确认信息之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出具,否则不发放准考证)。
2、所有军队院校毕业生均不能跨学科门类报考。
3、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须参加全国联考。考生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
1、网上报名:考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教育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备注: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chinayz.com.cn)
2、现场确认: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到自己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现役军人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进行现场照相、缴费和确认报名信息。只在网上报名,没有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本次报考无效。
四、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教育部统一安排,时间、地点、科目以准考证为准。
(二)复试
在初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复试时间将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通知。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MBA考生为政治理论)、面试、英语口语、听力以及同等学力加试,详细情况将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通知。
五、科目
(一)外语统考科目限报英语。
(二)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中,考试科目代码为“6××”和“8××”和“360”的采用自命题,其他均使用全国统一命题。
六、复审
对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报到时进行,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应届本科生同时还要学生证)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入学报到时检查毕业证书原件,交复印件),对不符合报考资格者将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七、体检
考生在复试时按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凡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
八、学制
3年。
九、类别
(一)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或学业奖学金支付、人事档案调至我校。
(二)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或学业奖学金支付。
(三)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
(四)自筹经费:本人负担部分培养费。
四种录取类别均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对于定向、委托和自筹经费培养的硕士生,须在入学前由考生与用人单位、我校签订相应的定向、委托或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生协议书,非定向生人事档案调至我校。
十、录取
学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考生入学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政治思想表现、身体素质等情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十一、就业
录取为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考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工作;非定向和自筹经费考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项选择”的方式。
十二、其它
(一)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报考前,请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报考要求,如在资格审查时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复试时将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采集考生信息方式进行,望广大考生在报名前认真查阅我校2009年招生专业目录,并提前做好报名准备。
(三)实行网上报名后,考生不再邮寄报名表。为确保报考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考生网上报名时要认真如实填写各个栏目,特别是学校代码、考试科目代码、研究方向代码等。为了确保我校能将考生准考证(约考前一个月左右发放)、复试通知(每年3月下旬发放,由考生从河南财经学院研究生处网站自行下载)、录取通知书(每年7月初发放)等及时发放到考生手中,请考生务必在“通讯地址”栏内写清楚本人的详细地址。如果考生的准考证、复试通知和录取通知书不需要邮寄,请在“通讯地址栏内只写‘自取’即可”。
(四)我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衡量,加大复试力度,择优录取原则。严禁一切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证有违纪违规现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2009年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研究生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文为准。
(六)同等学力加试的科目,在考生初试合格后复试时进行。
(七)我校研招办不提供邮购参考书业务,参考书由考生自己准备。
(八)请考生及时关注河南财经学院研究生处网站(www3.hnufe.edu.cn/gljg/yjsc/),有关我校研究生招生的各种信息均在此网站公布。
(九)我校研招办招生咨询电话为0371-63519063(工作日每周二上午8:30——11:30咨询),联系人:卫思祺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