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动了我的学制 弹性读研下的报考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 16:38   跨考教育

  经历了两年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阵躁动后,2008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选择了回归,纷纷将研究生学制由两年改回三年或两年半。一时间,研究生学制又成了热门话题。对于考研人来说,两年?还是三年?这是个问题。

  采访中我们发现,弹性学制对考研人在选择报考院校时所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两年”和“三年”的问题上有过困惑,不知该如何取舍。面对高校的弹性学制,我们该何去何从? 

  何谓“弹性学制”?

  在探讨两年制和三年制的各自特点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弹性学制。只有充分理解其内涵,我们才能做出判断。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某学院院长(该院正是这次“回归三年制”的主角之一)。

  他说,所谓弹性学制,狭义的定义是指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年限有一定的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弹性学制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至,是学分制的另类发展和表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即可提前毕业或滞后毕业)、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即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即学习课目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学习方式有校内和校外之别)。其最终目标就是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弹性学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简单理解为两年还是三年的学时。其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也就是说,规定了三年制的学校,学生可以选择提前修满学分毕业,而规定两年制的学校,学生也可以申请延期毕业。选择权增多了,学生就应该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应有所规划,至少要做好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挑战。

  为了让考研人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前就“成竹在胸”,打一场有准备的“学制选择战”,本刊采访了几位过来人,他们对于学制的选择分为两大阵营,有身处“两年制”却渴望“三年制”的,有身处“三年制”却快马加鞭选择了“两年制”的,总之,几位受访者向我们道出了学制选择的真谛:“两年”也好,“三年”也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两年制”阵营:兢兢业业找工作

  据了解,各高校在推行硕士生两年制改革时,多采取提高学制效能的基本方式。学校一般要求学生用三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部分专业可视情况适当延长),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为此,大多数两年制高校普遍压缩了研究生课程,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自2000年学制改革后,将学分由原来的50多学分压缩到40多学分。中国人民大学在设计两年制硕士课程中,专业课占1/3,通开课占20%至25%,其余均为方向课和选修课,学生选择余地较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两年制课程体系中,公共数学课由“80学时数值分析”改为“30学时现代数学基础+30学时数值分析”,突出对基础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身处“两年制”阵营中的研究生有这样一个共识,即早一年出来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作机会。选择或者肯定“两年制”的同学普遍都无意于学术研究,对他们来说,读研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要用硕士学历来拓宽自己的就业之路。在这些同学看来,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一年比一年严峻,晚一年毕业就意味着要和更多的人竞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两位同学的读研经历。

  “算算投入和产出比吧!”

  小李是中国人民大学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他对人大今年改回三年制很是失望,说“我们这届太倒霉了”。对于为什么报考人大历史系,他的回答很简单:是因为在人大各个院系的考研录取分数中,历史系最低。小李说自己连“史记都还没好好看过”,因为“考研竞争太激烈了,像我们这些小学校的,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全去背教材和参考资料了”。

  他坦言,自己选择人大读历史,并非对历史感兴趣,更谈不上学术追求,而是为了就业时能有个名校毕业的“金字招牌”。他说:“我们本科就读的学校是个很普通的学校,毕业几乎意味着失业,特别难找工作,不考研怎么办呢?虽然在就业方面,人大历史系也许没法和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但是有个人大的招牌,机会总会多一些。我原来打算顺利拿到研究生学位,然后找份好工作。但是现在,本来两年能完成的事情,三年才能完,拖延了一年,如今的就业形势是早一年出来早一年好,甚至比读个博士还管用。”

  小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晚毕业一年,从经济成本来讲,每个月以600元生活费算,自己就得多出七八千,如果算上少工作一年的机会成本,读这个研究生的耗费可就比以前的师兄师姐多好几万呢!一言以蔽之,这个“三年制”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不划算!

  “两年时间就是工作的预备期”

  小刘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2007届毕业生,目前在一家世界级投资银行工作,第一年的base salary超过35万。能够获得这样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小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在读研前就规划好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作为工作的预备期。

  对于选择读研,小刘有着很明确的目的:“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即使工作起点也不够高。”对于研究生生活他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他说:“其实Master就是一个为工作做准备的阶段,看看国外的Master的设置就知道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于做学问,所以一进学校就开始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学习了,恰恰相反,很多顶级的咨询公司和投行都十分看重你的专业成绩,甚至会问你的高考成绩。我十分注意自己的发展方向,尽量多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东西,不太在意理论。”基于此,读研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两年之后要到全球top5的投行工作。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两年的时间过得精彩而紧张。

  完成课业是根本,人大的研究生毕业要修满30多个学分,所以小刘研一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课程学习上。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学习期间,小刘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机会。比如他想尽办法积极参加导师的国际项目,甚至还跟着导师到美国去出了好几趟差,认识了不少金融界的人士,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帮助极大。

  此外,小刘对实习也进行了一番规划。他认为实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能学到东西,最好和自己的发展方向一致,不同的实习要有连贯性和相关性,最好是有计划的。比如他自己先是在证监会实习,深入了解国内、国外的金融业的规则和运作模式,后来又到一家著名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实习,咨询公司和投行的业务联系十分紧密。实习时间的安排,小刘认为每家三个月左右最好,这样能初步了解公司的业务和业界的发展。实习经历多而杂、时间短是最不可取的,这会让企业认为你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是个没有毅力和耐心的人。

  就这样,对自己有明确规划的小刘,用两年时间给自己打造了一份完美的履历,经过和众多名校生、海归近乎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之后,小刘顺理成章地拿到了梦寐以求的Offer。

  “三年制”阵营:踏踏实实做学问

  中国人民大学是此次“三年制回归”的代表,所以了解人大此次改革的心路历程对我们认识三年制是很有帮助的。接受采访的人大某学院院长告诉记者,人大这次努力推动三年制改革主要基于对学术研究的考虑。他说,经过了几年“两年制”的培养机制,学校发现,两年制研究生的学术水准无法保障,很多人读了两年的硕士,连基本的学术功底都没有。名校的基础是学术研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研究生学术水准于不顾,无疑是舍本逐末。

  学校的认识正是那些想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同学的心声,这些学生通常在本科时就醉心于学术研究,立志要在学术领域做一番事业,所选择的专业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读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过渡期,是学术研究的入门阶段,读博或者出国深造才是他们最终的梦想。

  “想混个文凭的人要慎重考虑了”

  小王是人大哲学院2008级研究生,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他大二起就对哲学十分感兴趣,到人大来读研一直就是他的目标。小王十分赞成人大“回归三年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太好了,这样才叫哲学系嘛”。他认为,改为三年制之后,机会成本变高了,那些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的人就得多考虑了,可能还会因此打退堂鼓,相较而言,那些真想做学问的、有学术潜质的人就有更多机会深造了。

  对于想要把学问做好的人来说,改为三年制是个福音,一是课程安排不那么紧张了,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和讨论;二是三年制更有利于对自己的规划,即希望能在硕士阶段花功夫做些像模像样的研究,为自己的博士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刘一直都记得一位学界前辈对他说过,一个优秀的学者,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有扎实的学术基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如果做学问也像做生意一样每天算着什么成本的话,那就太功利和短见了。

  “延期毕业帮我到斯坦福留学”

  小罗是清华大学化学系2007年毕业的硕士,拿到了斯坦福PHD的全额奖学金。记者通过网络采访到了美国硅谷的小罗,他是弹性学制的受益者,主动选择了延期毕业,把两年制的研究生变成了三年。

  小罗在清华读研时,硕士研究生早已改成两年制,但为了申请到名校的PHD,比如斯坦福,他选择了延期毕业,期间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他说:“我当年是从地方高校考入清华的,刚去的时候觉得自己挺厉害的,但是没过一个月,我的那股嚣张劲就没了。清华的同学,牛人一箩筐,不少人本科毕业就申请到了名校的PHD,很多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有出国而已,我很快就感觉到了压力,也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感到焦虑和不安,最后,我还是觉得自己适合做学问,所以决定申请美国的PHD。”

  决定下来了,可是困难也来了。小罗发觉自己有太多知识需要弥补。幸运的是小罗碰到了一个有经验的师兄,“他告诉我其实不用像别人那样忙着两年毕业,现在的学制可以延期一年来为申请赢得更充足的时间。”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小罗就有了对自己的明确规划。

  小罗在研一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结合自己所学的课程,把将来申请的PAPER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定下来。为此,他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别人的数倍,至于学校里面流行的各类公司实习之类,他根本无暇顾及。到了研二,在大多数人忙于找工作,或者远赴重洋之时,小罗用了大概8个月的时间考完了GRE和TOEFL。他说,由于GRE比较难,研一课程紧张没法专心考。要考个好成绩就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因为按照时间安排只能考这一次。接下来就开始准备各类申请文书,选校,选专业,真是千头万绪,丝毫马虎不得。让小罗感到庆幸的是,自己研一时准备的PAPER为这段时间的申请帮了大忙。

  在各方面准备妥当之后,小罗终于陆续寄出了申请文书,这时已经是研三了。他并没有松懈,又开始准备Interview。就这样,小罗利用弹性学制主动选择了三年研究生生活,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弹性学制助我实现博士梦”

  小高2008年刚考上了人大国学院博士生,他本科是在一所二本院校读的,研究生是在一所普通院校上的。他的读研经历可以说是典型的“三级跳”,通过他不断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学术梦想和名校情结。

  “读研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要考人大的博士,要把自己的学问做得足够踏实,让老师们觉得录取我是值得的。”小高一脸严肃地说:“那个时候,身边的同学都急着实习、找工作,人心惶惶,没有人能静下来读书,几乎所有同学都觉得研究生学制越短越好,恨不得压缩成一年。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学问基础还不够扎实,读的书还太少,离我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我决定延期毕业(即读研究生三年)。”小高说,对于一心想做学问的硕士生们,要静下心来好好读点书,做点研究,别急着毕业,最好读三年,否则硕士就白读了。

  小高为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制定了严格的阅读和研究计划,以实现自己的博士梦。第一年虽然课程很多,但是打定主意要考博的小高却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里读书,他为自己列了一个长长的书目,除了经史子集等经典作品之外,还包括了不少对中国影响巨大的西方经典。小高研二时就来到了人大,参加文史哲的研究生课程和各式各样的读书班。一年间,小高在人大的学习收益颇丰。到了研三,小高集中精力准备考试,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补习英文上。工夫不负有心人,合理规划、主动出击的小高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专家建言:找好定位,合理规划

  对于学制的选择,某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幺女士认为,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是研究性人才,还是事务性人才。从该咨询公司为国内众多企业、机构做的人力资源能力模型来看,研究性强的职位对研究的经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三年制的研究生由于项目经历丰富会有一定优势。而对一般性职位而言,几乎所有新招聘的人员都要经过入职培训(特别是培训体系完善的外企),因为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实际业务有一定差距,所以,两年制毕业的研究生由于相对年轻,转换发展方向的机会成本相对小,可塑性较强,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对于适合于研究的学生,不妨多花点时间在学术研究上,在报考前最好先做个三年的学习规划,充分展示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很多一流企业偏向于录用在研究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来做核心的技术研发。

  而对于大多数不太适合做研究性工作的学生而言,紧凑的“两年制”学习规划是比较合理的,对求职者而言,一年的工作经历比多一年的学校经历更有说服力。

  研究生们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便在将来毕业时让真正需要你的企业在看到你的时候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比如想要在金融领域发展的学生,在报考前就应该好好地了解数学、学好数学,读研期间尽力争取到一流的金融单位去实习,积累实战经验,这样才能让HR们在数以千计的简历中将你筛选出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