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热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院校选择(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15:14   跨考网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大联合组建)和由TI、ALTERA公司捐赠建立的联合实验室——DSP/FPGA实验室。学院充分发挥在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的优势,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之结合,重点研究智能交通系统。

  招生信息: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2011年各专业具体计划招生数未公布,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招收400人,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招收25人。

  报考指南:上海交大地处东海之滨,明显的地理优势加上雄厚的科研实力使得每年报考人数相对较多。该方向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40左右,竞争比较激烈。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在大型局用程控交换机的研制、计算机信息网络关键技术方面有很多科研成果,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重大课题“宽带无线IP技术”,并通过专家组验收。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与多媒体处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互联网技术与工程,光通信及系统,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均已形成特色。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

  报考指南: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传统强势专业,每年报考人数都很多,竞争压力较大。电子信息与工程系录取比例在1∶3左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安全、无线通信和网络通信、光通信以及信号和信息处理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强势学科。其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下的生物信息学很有特色,人机自然语音通信、模式识别方面的实力也相当强。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报考指南:每年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数不少,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在1∶2左右。

  北京大学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通信和模式识别专业实力强劲,其卫星通信、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是中国重要的通信研究基地。智能科学系具有基础理论研究优势,以指纹为代表包括掌纹、虹膜、人脸、声纹等生物特征识别理论和方法居国际领先地位。该学院还进行数字博物馆的研究,这是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

  招生信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所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计划招生共400人。

  报考指南: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报考北大,该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40—350分之间,紧追清华。和清华一样,北大招生人数偏少,而报考人数又较多,竞争压力很大。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产学结合。在信号和通信方向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很多知名企业合办了实验室,如复旦-朗讯贝尔信息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复旦-Intel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心、复旦-TI DSPS实验室、遥感与散射研究中心及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等设备先进的研究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通信与信息系统16人,网络与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宽带网应用技术所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共24人。

  报考指南:复旦大学该专业每年也是招生人数不多,而报考人数很多,竞争很激烈。该方向录取分数线基本在340分左右。

  曲径通幽:有实无名的信息强校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学校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实力排名靠前且专业特色明显的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这些院校都有特色明显的优势专业,如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管理、控制与规划等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技术等,但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一学科上同样拥有很强的实力。很多考生在报考时往往只看到这些学校的特色专业,而忽视了他们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的实力。另一类是综合实力不强但信息与通信工程实力仍不容小觑的院校,如长春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全光网与现代通信网、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兼容(国家级认证检测实验室)等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都有很强的实力。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实验室”和部级重点实验室“铁道信息科学与工程部级开放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国家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部级重点学科。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通信与信息系统150人,信息网络与安全18人,光通信与移动通信10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80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信号与信息处理34人,信息安全20人,人机交互工程5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9人。

  报考指南:北京交通大学每年招生人数不少,近两年该方向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之比大约在1∶1.5左右。相比之下,北京交通大学在信息与通信系统方向的实力不俗,分数线却不算很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该学科研究对象颇具特色,主要是与航空航天相关的以信息传输、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北航的另一个特色专业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该专业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交通大学。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光学工程。

  报考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相比之下不是很多。其专业课的考查会比较严格地控制在专业课考试大纲范围之内,而且重点突出,这对外校考生来说比较有利。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很多都有军事背景。学院还开设了生命信息工程这一信息学科和生物生命学科相交叉的学科。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信息与通信工程144人,生命信息工程2人。

  报考指南:北京理工大学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也很多,近两年该方向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之比大约在1∶2.5左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强势的学科虽然是航空宇航方向,但依托于此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实力也相当不错。其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与航空航天技术相结合,如雷达信号处理、无人飞行器引导与回收技术、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总的来说,南航在无人飞行器引导与回收技术、雷达信号处理和数字通信方向上的实力还是不错的。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报考指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人数不算少,但竞争不是太激烈。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是颇负盛名的中国光学人才的摇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工程是其最强势的专业,其研究领域涉及光纤通信以及光信号处理。由于长春理工大学现在由国防科工委参与建设,因而军工气息很浓。学校先后建设了兵器实验厂光测仪器检定站和中国兵器装备光电中心校内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光电子科学等14个研究所和中心,同时还与电子部第53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兵器工业第55研究所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建立了10多个校外培养基地。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专业所属的光学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专业所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报考指南:长春理工大学的光电工程竞争稍微激烈一些,其他专业的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近乎相等。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同水利水电学科、水资源学科和海洋学科相结合,在水利水电信号检测、水资源监测等方向实力很强。近年来,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参与了三峡工程、数字黄河工程、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等重大水利水电建设项目。

  招生信息: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信号与信息处理50人,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所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65人,通信与信息系统(常州)共45人。

  报考指南:河海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的研究生主要在两个地区培养,常州校区主要集中在通信方向,其他专业都在本部。该专业毕业生大多到大型水利建设部门或企业工作,就业形势不错。近年来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基本持平。

  【过来人说】

  每年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生人数众多。有的考生名校情结比较重,他们往往只看重目标院校的名气也就是综合实力,而忽视他们所选专业的实力;所以综合实力强劲、名气大的院校,即便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不及某些特色院校,但录取分数线仍然居高不下。如果有实力考取综合实力和专业实力都很强的院校固然最好,但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笔者建议应更看重专业实力,毕竟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毕业后是靠专业吃饭的。千万不要在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并不了解,也未考量自身实力的情况下,盲目选择一所名校,这无疑会增加考研的难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