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新闻传播学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 10:50   万学海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构成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包括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机构运行原则与方针等,是社会调节和控制新闻传播的程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新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它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是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坚持办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

  2. 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就被称之为黄色报纸了。

  3.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抵挡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在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它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二、简答:

  1.简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 

  党性原则的内涵: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党性原则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反映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发挥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功能。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思想上,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新闻宣传的指针。2)政治上,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组织上,要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2.简要谈一谈消息、通讯、评论之间的异同。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的特点:一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三、论述:

  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

  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同为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融新闻与评论为一体,在体裁的基本特征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其媒介传播特征与传播手段的不同,它们又具有相异的地方。

  一、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相同之处:

  1)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都是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也就是说,在述和评的关系上,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归宿。

  2)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都有事件述评、社会述评、形势述评、人物述评等类型,在题材选择和体裁特征上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二、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不同之处:

  电视媒介所具有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手段的独特性,决定了电视述评有别于报纸述评的个性特征:

  1)电视述评视听结合,更具形象感

  报纸述评只能通过文字符号来叙述事实和表达观点,述评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些又主要是通过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实现的。电视述评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画面、同期声、画外音及演播室点评、屏幕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和传播手段。其中,现场的画面和同期声直接传达事实,提供证据;屏幕文字对主题进行必要的提炼,强调和深化;片花的运用调节述评的节奏和情绪,为述评的层层递进明晰了结构;而画面中新闻当事人或记者、主持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也成为传达信息的方式,使得电视述评的信息种类更为多样。

  多种电视符号、电视手段的运用,使得事件始末直观生动。鲜活的事实,运动的画面,恰当的音乐,都使得电视述评的“述”在感染力上强于报纸述评。

  2)电视述评长于记录,更具纪实性

  借助于特殊的媒介手段,电视述评在事实的叙述上,对新闻事件及人物都可以采用实录的手法,真实的现场画面和同期声让观众对事实有真切的了解,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因为电视述评中记者通常是全程实录或追踪采访,所以纪实性很强。在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节目《眼睛向前 谁管安全》中,违规公交车肇事现场的惨状,当事人受伤后的痛苦,交管部门负责人的冷漠等,鲜活的现场画面、资料画面与生动的同期声所构成的纪实性特点,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而这在报纸述评中是难以做到的。

  3)电视述评博采众言,更具参与性

  电视述评不仅“述”的形象,也大都“评”的生动。在意见性信息的表达上,注意直接采集各方人士的观点,包括当事人的议论、官员的解释、专家的分析、各方人士构成的讨论或辩论,出镜记者的现场点评或主持人的演播室点评等。

  4)电视述评结构更单一,语言更通俗

  报纸述评可反复阅读,因此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和行文方式、较为丰富的资料,并以较为缜密的语言进行深入评述,而电视述评则不然。作为一种线性传播的方式,电视述评在结构上一般采用线性思维的方式,主题集中,少枝蔓而多波澜;叙述与分析的语言都要求精炼、通俗,以满足为“听”而说,为“听”而评的需要。为此,“焦点访谈”等电视述评栏目多采用“讲述或揭示事实→按事物逻辑层层深入→采集各方意见→主持人演播室点评”的结构方式,语言上讲求口语化,很少引经据典。

  但是,电视述评也并不总优于报纸述评。时效性与真实性,及时与深度在很多时候是一对矛盾。所以,电视述评虽然运用了科技含量很高的多媒体手段,但仍时常存在重“述”轻“评”,满足于感官刺激、深度上开掘不足等问题。此时,长于思考的报纸述评就可以其开阔的视野、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观点见长。

  四、写作: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500字的当日消息。

  答案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