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考研政治每日一题:热门大题预测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 09:46   海天教育[ 微博 ]

  重点5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及其历史经验

  1.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

  ①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中最先进的力量,但是人数少,反革命力量异常强大,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

  ②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3)在中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

  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尤其是中国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就可以和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革命要求坚决,是共产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也有革命性一面,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与之建立统一战线;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总之,统一战线问题,实质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它是关系到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重大策略,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2.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几个阶段,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

  (1)第一次国共合作

  ① 形成原因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又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C. 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② 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转变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新三民主义是从旧三民主义演变而来,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两者是有联系的;另一方面,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又有了不少新的发展。首先,在内容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其次,新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为灵魂,这是旧三民主义所不曾有的。

  同时,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的纲领相比较,其区别之处在于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历史观、民主革命的一些具体任务上也有区别,但两者在反帝反封建的目标上基本一致,因而成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经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

  ③ 历史作用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础上,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极大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④ 经验教训

  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占了主导地位,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上采取了退让政策,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历史经验证明,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被迫同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分裂,在独立领导土地革命战争过程中,实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这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作最危险的敌人之一而加以排斥、打击,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A.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毛泽东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对此,一切阶级和政治势力都应做出回答。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B.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为了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在于不相信许多中间阶层有参加抗日的作用。

  C.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A. 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B. 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

  C. 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

  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

  A.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尤其是为了发展这些阵地,以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B.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在抗战情况下,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表现出一致性。

  C.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任务。这个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大,都要巩固,使反动统治更加孤立。

  3. 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1)历史经验

  ①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 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2)现实启示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大法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新世纪新阶段,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问题,是中国革命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1)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政策

  ①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对此采取没收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它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官僚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的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没收官僚资本,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对于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 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保护对象,对此采取保护政策。“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技术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2)对资产阶级的认识和政策

  ① 对官僚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由于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因而,官僚资产阶级自然也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某个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上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削弱敌人和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这种统一战线。

  ②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它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又斗争又联合,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但不管如何,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属于人民的范畴,如果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革命的对象来对待,就会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界限,就会犯“左”的错误。

  建国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仍然采取保护政策,这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则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