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班七成学生要读研 2012年考研“烧”难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0日 10:49   人民网-江南时报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将于9月25日启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招生咨询会活动也在全国各大高校火热展开。受到高考录取率攀升等各种因素影响,明年的考研势头依然强劲。业内专家预测,这种趋势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还将延续下去。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质量能否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成了摆在教育界面前的一道考题。

  高招录取率攀升

  催生考研热

  “我准备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请问这个专业的复试比例一般为多少?对非211、985学校的学生是否有限制?”“我想报考南京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需要提供研究论文吗?”日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举办的研究生招生咨询会上记者看到,怀揣考研梦的学子们热情十分高涨。

  “我学的是日语专业,但是目前来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实现高质量就业,所以我们班的同学几乎有七成都抱定了考研决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四学生小杜告诉记者,就业难或许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考研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攀升,现在的很多家长也变得越来越务实,甚至在子女刚入读本科院校时就已经为他们提前制定了考研路线。“家长、朋友、同学,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都牵引着我们往考研的路上走。”小杜告诉记者,随着考验渠道的日益畅通,也让很多原本不准备考研的学子走上了这条路,成了名副其实的“裸考族”。“反正孤注一掷搏一次,考得上就继续读,考不上就去找工作。”

  “除了传统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考生报考研究生,是因为对自己本科阶段就读的专业不感兴趣,正好借考研的机会转变发展方向。”在分析学子的考研心态时,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副部长季明告诉记者。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考研群体是抱着改变“出身”的想法参与的,如本科阶段在一些不知名高校就读或是拿本三文凭的毕业生,可能觉得将来在社会上文凭含金量不足,所以希望能够以考研为跳板实现学历层次质的转变。

  江苏各校专业研究生大扩招

  从200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全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按照教育部颁布的2012年度招生章程要求,各大高校招收的存量学术型研究生计划相较去年,要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增至专业学位计划。后期增量部分(4%左右)也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同时,各招生单位应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适当向新增专业学位倾斜。所以今年省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缩小了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通过调整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来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从全省范围内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趋势在进一步蔓延。

  据了解,今年江苏共有53所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28所,科研院所16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8所。从这些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今年江苏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去年相比,总体上变化不大,不少学校都是在去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做了一两百人的微调。而微调的主要变动,基本上体现在专业学位招生计划的调整上。如南京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规模为3400名,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100名,专业学位1300名,相较去年3200人的计划总数,变动主要体现在专业研究生数目增长了100名上。河海大学2012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6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75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850名。对比去年2500人的招生规模,今年河海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150人,但是与此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则比去年新增了250人。各大高校此消彼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肯定还是要继续加大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力度,这是全国性的趋势。”不少南京高校研究生招生办的负责人均表示,预计到2015年,全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达到招生总数的50%左右。换句话说,当前未达到这个比例的高校,都还有“努力”空间。 

  专业硕士含金量有待提高

  在专业研究生教育受到相关部门大力推崇的同时,普通民众的看法如何?日前,南京一名家长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如果让我的孩子读研究生,我当然首选学术型研究生,毕竟这已经是延续几十年的教育文凭了,不论培养效果如何,含金量至少不会有问题。”而记者注意到,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民众的普遍心态,大部分家长在考虑专业研究生能学到什么以前,更关注的依然是文凭是否受认可,以及对学子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

  “在有能力就读学术型研究生学位的情况下,我肯定会优先报考这种文凭。但是出于文凭等值的考虑,在特殊情况下我也不会刻意去排斥专业研究生文凭。”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黄丽承认,录取分数偏低,导致全日制专业硕士给人留下“门槛低”的印象。对于想简单拿文凭的考生来说,可能比较合适,但是对于要求严格的考生来说,可能宁愿再考一次也不会“委曲求全”。尽管近些年来,对于专业研究生的看法高校学子一直持有两种声音,但是记者发现,当前的学子们相较家长已经更加务实,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毕竟有限,如果想就业,就读专业研究生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排斥的声音已经少了很多。

  那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对专业研究生寄予了哪些期待?南京某旅游文化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张杰日前和记者谈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比起文凭更看重能力。国内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但是与此同时,相较本科毕业生“科研水平又一般般”。就业无优势,搞科研又干不来,地位可谓十分尴尬。在此种局面下,如果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想要取得突破,就要让培养的人才名副其实地体现出“专业”优势来,否则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

  考研专家分析

  今后招考走势

  据了解,从2007年到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由36.4万过渡到后来的49.5万,已经连续5年维持增长趋势。有业内人士分析预测,受全国生源减少因素的影响,几年后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可能会放缓,但是短期内这种改变不会很明显。研究生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势必会继续创新高,在这种局面下,积极谋求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的优化与提高,就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分工将愈来愈细,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等专业领域,都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季明告诉记者,早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主要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当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主体部分面临的去向已经转变为社会就业。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了社会的主要需求。因此,当前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季明也谈到,研究生人才培养做了结构划分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专业研究生获得社会认可,而其中关键还在于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文科见长的学校每年的研究生报考情况普遍十分火爆,这可能与就业情况有很大关联。”省内高招方面另一位不愿具名专家举例说,如果这些学校培养的专业研究生不能体现出“专业性”,恐怕毕业后依然要陷入就业难境地。所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必须找对路,突出“专业”的地方。如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更加突出强化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课程。此外,高校应当让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发挥实效,这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师资方面的投资。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