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教育学考研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8日 17:42   新浪教育微博

  一、选择题(略)

  二、辨析题

  46.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

  答案要点:

  正确。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1、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其途径和方法是: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47.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答案要点:错误

  马卡连柯提出的集体教育原则——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

  “在集体中”是说集体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应该在集体中进行,如果离开集体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集体”是集体是教育的手段,老师不是单枪匹马地凭个人的力量去   教育学生,而是凭借集体这一教育手段去教育影响学生。

  “为了集体”是集体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为此教育个人时,也应当使整个集体受到教育。

  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就是“平行影响”。它的实质,在于要求教师通过集体来影响人,要求经常地从个人转向集体或从集体转向个人。这种方法有一个优点,就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甚至使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疏远和破坏;而应让学员体验自己是教育的主体,以便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此,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不同于通常我们所说的“集体主义教育”,更多地是指一种教育工作的方式、对象和目的。

  48.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

  答案要点:错误。

  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其特点是: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2、动作执行的内潜性。3、动作结构的简约性。

  心智技能的获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2、原型操作:把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把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

  该题目认为心智技能的获得,只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忽视了原型内化阶段。

  三、简答题

  49.简要解释并举两个实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在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阿用。所谓消极作用是指,教育在作用于社会和人时,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不一致,非参与者所明确知晓的后果。

  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一切思想文化活动都围绕着上帝进行,教育以进行宗教观念灌输为主旨,结果使教育沦为宗教的附属品,教育变为极大地束缚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工具。

  比如: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普及教育,其本意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还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在落后国家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极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现了教育过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费,这一由教育引起的负向效应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50.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要点:

  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杜威也不讳言教育与生长的社会性目的。强调过程内的目的不等于否定社会性目的,因为社会性的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对抗的。杜威要求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的完善服务,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51.简述17-18世纪的德国新大学运动

  答案要点:

  17—18世纪,国家对教育的影响逐步加强。实科教育风气增长,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涌现,培根、笛卡尔等人新思想的传播等,是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首先出现的重要原因。新大学运动的特征有:1、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2、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3、学校在高等教育中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外国现代语。4、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5、上课多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

52、如何有效进行资源管理?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1、  时间管理策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时间管理策略有:设定目标金字塔:为自己设定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设定学期计划:就整个学期拟一份完整的时间管理计划表。规划每周活动:为了使自己的每周、每天的活动有条不紊。2、  努力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的将精力用于学习上所需要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以及自我强化等策略。3、  学业求助策略广义的学习求助是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面向他人或面向物请求帮助的行为。狭义的学习求助是指发生在学校情境中(不包括考试或测验),以口头发问为主要形式,以老师或同学为求助对象的行为。 

  53.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教育观察研究是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其实施程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明确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进入观察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观察内容;

  4.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四、分析论述题

  54、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出平等精神。对此,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1)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此间的文化教育业发生了巨变,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私人讲学的兴起。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官府移到民间,向民间开放;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有教无类并付诸实践,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的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的平民。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在一定成度上体现了平等精神。

  孔子平等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教无类,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项原则是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孟子的教育平等思想体现:

  人性善: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具有“四端”,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他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其理由就是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和圣人在先天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在教学中要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求他自觉追求而得到。体现了思想和学术的平等。

  教亦多术: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充分体现。

  墨子的教育平等思想体现:

  1、               

  素丝说。墨子十分注重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墨子由此来反对命定论,认为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命里注定,而是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2、               

  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

  墨子主要培养兼士。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平等思想。

  3、               

  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墨家强调人要有主动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体现了学术自由与平等思想。

  道家的教育平等思想体现:

  道家“法自然”的思想、“逍遥”的人格理想、怀疑的学习方法,都体现了学术自由与平等的思想。

  法家代表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统一学术与思想,体现了一种学术垄断的思想。是与教育平等思想背道而驰的一种思想。

  55、目前的很多教学成为变相的语文教学,对此,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劳作课,自然课等其他课程的教学过于强调单一的“文字讲解”,很多课程都被上成了“语文课”,即“变相的语文教学”,不少教师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等的讲解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语句理解”上。

  第二,语文课单单只是识字和单词的讲解,停留在基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如情感教育,学习策略方法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渗透等。

  (2)变相的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课程目标来看,“变相的语文教学”容易混淆学科之间差异,造成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实施课程中各门课的特点不明确、混淆了学科的界限。

  “变相的语文教学”体现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部分教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忽略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缺乏创造性教学的意识。

  (3)相关联的课程改革:

  1、改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6.本题为选做题,如果考生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答案要点:

  (1)该实验采用的设计类型为: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2)该实验研究的假设是:反思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3)自变量:对学生进行的反思教学活动(包括每节课5分钟的课堂反思练习及课外反思练习)。

  因变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无关变量:实验班教师与对照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由于非随机分派造成的两个班学生本身的特征差异(包括学习成绩高低、学习风气、学习能力等的不同);被试的缺失;学生成熟的影响;历史的影响等。

  (4)优点: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选择的偏差,从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缺点:没有完全采用随机方式分派被试,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历史的交互作用可能降低实验内在效度;如果两组被试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统计上得误差。在外部效度方面,不能控制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也不易控制选择偏差、实验安排造成的反作用效果。

  (5)该类型实验报告应主要包括:

  题目:指明研究的主要变量。

  前言: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目的;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以及对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的描述;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框架等。

  研究方法,包括:核心概念界定;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实验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及无关变量等的控制等;实验程序,包括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时间选择等;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

  实验结果: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简要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客观呈现研究结果。具体包括: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用统计表、曲线图及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的基础上采用逻辑的、统计的手段得出研究结论。

  讨论: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所研究的主题提出建议等。

  参考文献和附录。

  Ⅱ。答案要点:

  (1)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容易使得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去模仿榜样的行为,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向榜样看齐,争做好人好事,出现更多的利他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及理由是什么?

  行为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他需要经历长期的强化,从社会规范的遵从到社会规范的认同,最终习得行为习惯

  (3)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到那些强化?

  外部强化:指人的行为后果(如赞赏或惩罚)对人产生的加强效应。

  替代强化: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这种代理强化和由此产生的动机作用,可以说是班杜拉拢"模仿"的机理。

  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

  来源:三人行教育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