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研究生考试日前落下帷幕,之前校园里人头攒动的考研自习教室几乎是“人去室空”,原本累积如山的考研资料也悄无声息地从桌子上“撤离”随着考研结束,那些曾经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考研族逐渐散去。然而,因为考研的目的不同,此刻的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安排。
1、学术型考生随时准备来年再考
“上网对了一下答案,感觉还不错,但不管成绩如何,我不会放弃对历史的研究。”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靳热爱历史学,然而本科所学却并非热爱的专业,他深知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研究生考试报名时,他毅然报考了北京一所高校的历史学专业。
从大二开始,他就着手准备考研,每天很早起床去图书馆抢座,一直坚持到现在。“一生难得为梦想而拼搏,而且考研一定要选择一所"牛"校,即使花很多年考上,也是值得的。”小靳说,即使这次成绩不理想,他也不会气馁,所有的考试资料都还保存着,他随时准备来年再考。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不少像小靳一样的考生,他们对学术抱有较高的热情,考研动机多是为了在某一领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这类考生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一般不会轻易更改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即使当年考不上,也会准备“再战”,不在乎“抗战”的年限,每天唤醒他们的不是闹钟,是梦想,即使考研生活“猪狗不如”,但他们心中意念不会变,不到黄河心不死。
2、曲线就业型考生奔波在人才市场
“之所以考研,也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考研刚刚结束,大四学生刘磊就开始奔波于省城各大人才市场,参加各种应聘、面试。
刘磊告诉记者,在考研之前,就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但面试几次后,感觉有些失落大多是自己不符合招聘单位的高要求,这才坚定了自己考研的信念,“但是,如果现在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即使考上研究生,我也会选择先工作的。”
刘磊坦言,随着高校扩招,高端人才竞争压力加大,工作变得不好找,大学文凭含金量直线降低,使得不少人将考研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和跳板,醉翁之意不在酒,考研不是目的,找个好工作才是真实的意图。
在记者采访中,抱有上述想法的考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学历高一点,无论是工作范围,还是找到好工作的几率,都会增大。由于对学术缺乏热情,纯粹为了考试而考试,在专业方面,他们会选择题目相对简单或冷门的专业,只要考上就行。
在这个群体中,还有很多年龄较大、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学历是我所在单位发放工资的重要参考标准,研究生一个月要比本科生高几百块。”已经在省城某企业就职的王琦说,之所以考研,为的就是能够加薪或获得更大提升空间,在报考专业上,他们这一群体的考生会偏向学习时间较短的专业,这样一来,既不用耽误工作,还能轻轻松松拿下硕士学位,一举多得。
3、打酱油型考生无所适从等成绩出来再安排
“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只是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在考,就试试,如果真考上了,那就算赚了,如果没考上也没关系,我还可以找工作。”省城某高校大四学生小陈向记者这样解释他的考研动机。他说,不管将来如何,现在也只能等成绩出来再做安排。
这些抱着“碰运气试试看”“衡量一下自己水平”的心态来参加考试的学生自称“酱油党”。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可能家里早就通过各种关系给找好了工作,考研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是因为还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对未来也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看着别人考就跟风走上了考场;还有一些“考霸”级别的同学,不管是公务员考试,还是考研,只要有考试就来参加。他们之中多数人都没有充足的准备,有的甚至是“裸考”。
有考生反映,今年研究生考试公共科题目难度适中,但是在考试中途,还是有不少考生临阵退缩了。“两场下来感觉自己肯定是考不上了,就不想考了。”考生小吴考完两科就打起了退堂鼓,最终放弃了考试,“考第一场的时候考场里的人是满的,第二场少了三个考生。其他考场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考生没有充分地复习,低估了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所以考到中途觉得没戏就放弃了。”
专家分析:考研要有目的否则就是浪费
越来越多的考生抱着五花八门的理由走进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对于这些考生的考研目的,有人表示支持和鼓励,也有人极力反对。一些同学说,自己会接受老师的建议大学生毕业应该马上融入社会,接受“社会市场”的考验。
中北大学就业指导与研究办公室主任刘宝华也认为“考研还是就业,这是一个问题”,做选择时一定要理性、谨慎,请老师指导、根据自身条件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估再做抉择也不迟,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朝向什么方向,现在这个年龄的时间很宝贵,不允许肆意浪费。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张守夫老师认为,准备考研的过程,会给认真准备的人带来极大知识量的积累,经过一年的学习,这些学生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所收获。即使研究生没考上,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他也明确指出,考研应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跟从,为了回避社会而考研的做法,会进一步弱化学生未来的竞争能力,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竞争实力的增加不仅仅靠读书,更要靠现实中的打拼、对现实的适应程度。
(山西晚报(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