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可看出身 博士应重成果

2013年01月23日17:06  新民晚报    

  霍寿喜 (公务员[微博])

  笔者所在省份的一所师范学院,每年高考[微博]招生时,学校官网上都会有这么一句宣传语:“本校1000多名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网站还隆重推出“考研[微博]喜报”,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名单及录取院校、专业一一列出。还别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被985、211这类名牌大学录取,而这所师范学院只是本省的一所二本大学,每年高考录取的分数很低。但这些学生进入校院后,在学校老师和考研成功人士的激励下,立刻就会融入学校的考研氛围,很多学生迅速步入“考研大军”,正可谓“才下高考火线,又上考研战场”。

  而在全国,类似上述的二本、三本院校是很多。这些院校的学生,学业负担一般较轻,大一、大二时就可以开始准备考研;而那些重点院校的学生,学业负担一般较重,常常在大三时才有时间和精力备战研究生考试。也因此,常常会出现“985的学生考不过三本的学生”。偏偏我们国家的研究生(尤其是硕士阶段)教育水平很是一般,那些由二本、三本大学考入名校的研究生,虽然有的连基本的科研常识都不太清楚,但照样能“混”到硕士文凭。

  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了这类学生后,立刻发现他们的能力确实不如本科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学生(这当然也是总体而论)。所以,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原则是:能力和条件相差不多的研究生,优先录取那些本科出身为985、211等重点大学的学生。

  这应该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高考的竞争最为公平,最令人信服。

  不过,用人单位在招聘博士生或博士后时,一味追究“本科出身”就未必科学了——因为即使是那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如果没有科研兴趣和钻研精神,想获得名校的博士文凭也还是比较困难的。能留下来读完博士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能力一般也都比较强。只要这些学生有科研成果或是发表了很有影响的论文,真的就没必要再细看他们的本科出身了。

  现任北京大学[微博]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当年也就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现在已并入南昌大学),本科出身很是一般,但他留学[微博]美国后,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果,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试想,北大在招聘饶毅时,有必要追究他的本科出身吗?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