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精解

2013年08月16日18:24  万学海文 微博   

  【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有所差别,这说明了(    )

  A。感性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B。理性中渗透着感性认识

  C。主体的差别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感性认识根本不可靠

  2.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说明了(    )

  A。感性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B。理性中渗透着感性认识

  C。主体的差别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感性认识根本不可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4.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属于(    )

  A。唯理论             B。经验论            C。反映论            D。先验论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要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应该(    )

  A。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

  B。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C。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通过事物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2.关于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要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C。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D。要让理论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荀子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

  A。看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B。看到了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

  C。看到了实践高于认识                       D。看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下列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有(    )

  A。概念、判断、推理B。习惯、本能

  C。直觉、灵感                               D。幻想、想象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发展过程渗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一印象属于感性认识,个人之间出现对同一个人第一印象的差别,是由于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而每个人由于文化背景、个人思维、审美标准等理性认识的差异而导致对同一个人有不同的第一印象。选项C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说法。主体的差别不能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实践,实践决定认识。选项D说感性认识根本不可靠,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否定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和意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做这道题的时候,考生要善于寻找题干中的关键字,题干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关键字就是格言这个词,格言属于理性认识,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不同是因为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老年人的饱经风霜和青少年的缺乏阅历的感性认识不同,故对格言内涵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考研[微博]政治马哲的命题常常采取引用名人名言的类型,在做这类题的时候注意将名言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语句寻找出来,和选项一一对应,才能准确地找出答案。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

  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可靠必须以其是否正确为前提。感性认识正确就可靠,理性认识也一样,在两者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所以,选项A错误。

  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人们通过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就能得到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是源于实践的,脱离了实践就不可能得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结果。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因此,不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所以选项C错误。

  直接经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得出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主要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经验。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从他人那里等获得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种途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种形式。所以选项D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在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选项A的唯理论是说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选项B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恰恰相反,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感性经验是最重要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本题中,题干是教条主义的做法。教条主义割裂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局限于理性认识和理论,是唯理论的工作表现。选项C和D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是要通过事物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首先积累大量的、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对于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2.【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如何向实践飞跃。

  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事物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本题是一道引用名人名言的题。在本题中,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知之是理性认识,行之是实践,学至于行是说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荀子这句话在认识论上具有辩证法思想。看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并且明确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实践高于认识,看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4.【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

  首先考生应该明确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定义。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选项A属于理性因素,故不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