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挂在高处的果实,想要得到它,只能让自己站得更高一点。从2010年被批准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至今,海南师范大学一步步迈上坚实台阶。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和生态学四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海师人终于将梦想的果实握在了手中。
“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一直是海师人的梦想。”讲起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海师的领导班子仍难掩激动之情。
从升格师范大学、本科水平评估获评优秀、桂林洋校区正式启用,到学校被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再到如今博士点正式获批……八年来,海师在逐梦、圆梦、再逐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人才强校 学术兴校
作为来自欠发达省份的地方院校,海师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2006年、2007年,海师学生张九精、教师郭力华,分别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对象。
连续两次“上榜”并非偶然。
海师坚持将人才作为提升办学层次最基本的依托,把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落实到学院和学科,明确工作责任,建立考核机制。如今,海师有教师86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462人,学术队伍总体呈现“年龄趋向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化,支撑结构合理化,学缘结构多元化”的趋势。
人才队伍建设,从发展宽度上提供了依托,而学术科研的兴盛,则从发展高度上提供了支撑。
海师校长韩长日说,学校通过实施“重点学科提升工程”、科研“三高工程”,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和优势学科,以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高层次奖励推动学校整体学术水平提升。
至2012年底,海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82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9项。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如生态学学科创建了国内唯一一支专门从事龟类研究的队伍,获得龟类研究与保护的国际最高奖法国SOPTOM国际奖;化学学科在海南特有热带药用植物化学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海南“十一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质量立校 开放活校
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师范类大学而言,教学质量还事关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海师领导班子成员在这点上,丝毫不敢怠慢。
学校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通过每年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专项活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启动70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积极推进“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改革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设立“吴多泰博士创新奖学金”,开展“榕树计划”等,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校还打破围墙办教育,从2006年起大力实施“播种希望”行动计划,通过“顶岗支教与师资培训行动”、“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微博]教师脱产提高培训行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三个项目,积极为11个贫困市县培训中小学教师,派优秀师范生到中小学顶岗支教。该行动计划开辟了农村师资培训新途径,构建了农村师资培养新平台,创造出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有关中央领导的肯定。
不仅是省内,海师更将开放的目光投向海外。
学校充分发挥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人缘地缘优势,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作出积极贡献。2007年,学校与印尼雅加达汉语教学中心共同建成了我国在印尼的第一所孔子学院。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将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海师,成为国家汉办目前在我国南方重点建设的基地。
发展学生 共同筑梦
对海师“榕树计划”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来说,今年暑假充实而又忙碌。他们带着去年暑假的调研成果《海南海岸线保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黎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深入我省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地开展科研成果宣讲。
“榕树计划”是海师去年启动的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设专项经费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投入科学研究,并将成果以“科普宣讲”的形式向社会推广,以此弘扬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即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独木成荫、爱满天涯的“榕树精神”。
“学校组织这样的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深入了解海南文化,特别是从本专业的角度去研究黎锦文化,这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黎锦项目学生志愿者齐贝说。
秉持“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理念,海师将管理细节化、人性化: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教职工说出自己的心声;加快高水准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大家“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经过全体海师人不懈努力,“申博”梦成功圆梦。然而,海师又展开了为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奋斗的逐梦之旅。
“将师生的目标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强校之梦连在一起,是最大的‘海师梦’。这个梦,没有终点。”海师党委书记林北平说。(记者:周元 通讯员:符永雄 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