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来了三个16岁新生 都是4岁半上小学

2013年09月09日11:15  重庆时报    

  记者 赵伟  实习生 柳青

  不少家长[微博]都想让孩子早点上学,认为这样节省时间,可以为以后创造更多机会。可有的家长又担心,太小上学会不会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课?会不会受欺负……这几天,各个大学陆续开学,我们在西南大学[微博]找到了三名大学新生,他们只有16岁,也都是4岁半就进入了小学。他们的经历,或许对家长们能有所启发。

  他们的糗事:

  小学二年级,因为牙齿痒咬了同桌

  16岁的小彭,今年考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没有读过幼儿园的小彭在三岁半时读学前班,四岁半读小学一年级。可是,小孩子在长牙的时候喜欢咬东西,上小学二年级时,才6岁多点的小彭因为牙痒,拉起同桌的手,就一口咬去。 “当时打狂犬疫苗,还赔了198块钱呢!”小彭说。

  因为害怕同学笑,小彭还捂住了同桌的嘴,“所以同学们都不知道这件事。”同学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到学校来找到小彭要求赔钱,“当时还是老师帮我给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教给小彭一个方法:牙痒时就咬自己的手指,自己会痛就不会再咬了。

  年龄小,玩着玩着就忘了作业

  同样96年出生的林子今年也是西南大学的新生,也是四岁半时就读小学。由于没有读过幼儿园和学前班,林子没有太多过渡,就要面对小学的作业。

  “小学常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每次假期开学都被老师骂。”林子笑着回忆,晚上做作业也很痛苦,经常很晚都还在做。她说由于自己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好,每次玩着玩着就忘了作业了。

  不仅如此,顽皮的林子还扔同学黑板擦,把同学书包从楼上扔下去,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课连累同桌。渐渐的,林子和班里的同学相处得不是很愉快。

  上了一段时间初中后,因为成绩下滑,爸爸妈妈帮她转学。“因为年龄小,和同学相处不是很好,有种被孤立的感觉。”林子说,刚去新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觉得她看起来太小了。

  他们的优势:

  念完大学还不到20岁

  “虽然年龄小,但我学前班、小学的时候成绩都很好。”小彭说,初中迷恋网络,成绩有所下滑,到了高中很努力,成绩也变得比较好了。“不过我的理科成绩从初中开始就很差,可能是年龄比较小,脑子转不过来吧。”小彭说。

  到了高三,小彭的理科成绩还是不理想,一次数学考试考了53分,“当时觉得好丢脸,觉得考大学都很难了。”但因为性格活泼开朗,通过短时间的调节,小彭便慢慢恢复。

  现在只有16岁的林子依旧是扎着马尾,穿着牛仔裤,青涩的脸也让她常常被问是不是初中生。“虽然很小年纪读书很辛苦,但读书早,念完大学年龄就小。”林子认为,这是有年龄优势的。

  耽误了两年,上大学还是只有16岁

  同样考上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的娇娇也只有16岁,却有着国外留学[微博]的经历。因为娇娇的爸爸妈妈是教师,留学的学校也在宣传,“我也想去国外开开眼界,就去了。”

  娇娇说,独自一个人去往新加坡,是一次心酸又开心的经历,节假日的时候会很孤单、想家,除夕夜也只能用上网来打磨时间。

  2012年3月份,因为在新加坡学习o leveal,参加考试也只能上那边的理工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于是,娇娇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回国考[微博]大学,回国参加了一个月的补习班,“觉得补习班跟不上就直接回家自学了。”自学一段时间后参加高考[微博],娇娇只考了三本,决定补习一年再考。

  适应了国外自由轻松的学习,娇娇早上根本起不来床,许多知识也遗忘了,“还好我的基础还可以,老师也很帮助我,后来慢慢努力就好了。”这次考上西南大学,娇娇和爸爸妈妈都很惊讶也很高兴。

  他们的建议:

  孩子很小上学,

  家长要有耐心

  最好6岁再去上学

  对于有的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早早地送孩子去学习,小彭认为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强迫。

  “年龄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强,而且以后考研[微博]读博的年龄压力也会比较小。”小彭说,但最好不要太小就把孩子送去上学,心智不怎么成熟,挫折会多一些。作为“过来人”,他还是建议家长等到小孩6岁再去上学。

  小彭还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在家做做早教,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林子说,如果很小就上学,家长要对孩子更耐心,因为可能年龄小会跟不上。其实最好还是到了年龄再上学,毕竟发展好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正常读的。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