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逻辑突破:模态命题及推理(一)

2014年07月28日17:23  新浪教育     收藏本文     

  左腾—逻辑教研室

  这篇文章是《2015考研[微博]逻辑突破50秘诀》中第十二讲,之前我们学习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的运用,今天,我们要学习关系命题及推理的运用。2014年管理类联考大刚演绎推理部分,对关系命题及推理这一知识点的要求,与2013年考纲相比并无变化,同学在学习中应按照大纲的要求,记忆并掌握关系命题及推理,更要不断熟练运用,达到在考试中快速解题的目的。

  一、模态命题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模态命题主要是反映事物情况存在或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用“◇”表示“可能”,用“口”表示“必然”。

  必然P为“口P”

  必然非P为“口P”

  可能P为“◇P”

  可能非P为“◇P”

  二、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1、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1)“必然P”与“可能非P”矛盾

  (2)“必然非P”与“可能P”矛盾

  2、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至少有一假,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必然P”与“必然非P”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一定假;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3、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可能P” 与“可能非P”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命题一定真;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真假不能确定。

  4、差等关系(从属关系)

  (1)“必然P”与“可能P”

  (2)“必然非P”与“可能非P”

  若全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特称命题为真;

  若特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全称命题为假;

  若全称命题为假,则同质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

  若特称命题为真,则同质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

  三、负模态命题一般推理

  非必然P=可能非P

  非必然非P=可能P

  非可能P=必然非P

  非可能非P=必然P

  “必然”变为“可能”,“P”变为“非P”

  四、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

  负模态命题直言推理,是模态词嵌套在直言命题中的一种推理。

  非必然所有S都是P=可能有的S不是P

  非必然所有S都不是P=可能有的S是P

  非必然有的S是P=可能所有S都不是P

  非必然有的S不是P=可能所有S都是P

  非可能所有S都是P=必然有的S不是P

  非可能所有S都不是P=必然有的S是P

  非可能有的S是P=必然所有S都不是P

  非可能有的S不是P=必然所有S都是P

  五、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

  负模态命题复合推理,就是模态词嵌套在复合命题上的一种推理。

  非必然(p且q)=可能(非p或非q)

  非必然(p或q)=可能(非p且非q)

  非可能(p且q)=必然(非p或非q)

  非可能(p或q)=必然(非p且非q)

  非必然(如果p,那么q)=可能(p且非q)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微博]

文章关键词: 考研模态命题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