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细分学历的招聘会上,韩国知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张瑶,遭到了底薪1600元加提成的“碾压”。天津的“硕博专场招聘会”,几乎没有面向硕士的岗位,张瑶感觉自己的学历又一次被“碾压”。(3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从张瑶及新闻报道中所提及的研究生现实遭遇来看,研究生们的“寒冬”貌似真的已经来临了,不信的话,那一次次“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求职待遇岂不是最好的例证。
研究生们真“惨”到如此地步了吗?应该说,不容乐观,但距“寒冬”还远。有人可能要问,那么为什么研究生的工作如此难找?其实,原因很简单。
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而2016年在此基础上还有两个特殊因素,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用工不足。也就是说,工作难找,是当下年青人共同面对的难题,而非研究生们所独有。
其二,从“含金量”来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市场经济讲究的是供需平衡,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扩招,硕博毕业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加之本科毕业生就业要求起点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硕士生的就业越来越差,以至于有些“上下够不着”了。
说到底,研究生的工作不是难不难找的问题,而是怎样找的问题。此中奥秘,中建某局一位负责人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本科生年轻有冲劲,融入企业也比较快,硕士生有时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应该比本科生挣得多,但实际能力并不突出。
问题就在这,研究生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强,应该有高于本科生的待遇,而现实境况是,用工单位未能明确体会出研究生高于本科生的实际突出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研究生们今日的就业局势。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研究生们的工作能力。笔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你再有能力,也得先有岗位,有了岗位才能逐渐展示自己的能力。其实,求职研究生被“碾压”的 不是“学历”而是“身段”,如果研究生们能放下身段,把对薪酬的预期真的“理性”起来,找工作,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