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付晓歌 本报记者王震
“腾博士,今年回来过年吧,我给你做了一把三弦。”“哥们,家里刚杀了年猪,过来抬格子(注:吃粉蒸肉)喝包谷酒啰。”临近岁末,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社会学系2014级博士生腾跃接到来自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不少老朋友的电话。
小腾在那做了一年的文化志愿者,刚离开3个月,当地人已然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博士迷上土家族传统文化
“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夜幕降临,资丘镇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上燃起篝火,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了撒叶儿嗬的曲调。几十名土家汉子踏着鼓点,与乡邻一起唱着“撒叶儿嗬耶”。腾跃2015年9月跟随导师桂胜教授去调研,第一次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撒叶儿嗬。11月,腾跃主动请缨到资丘镇开展文化志愿活动。
资丘镇,有土家文化“三宝”——山歌、南曲、撒叶儿嗬。撒叶儿嗬作为清江流域土家人的一种丧仪习俗,其奇特之处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为了学习撒叶儿嗬,腾跃拜镇文化站干事、精通资丘各类民间艺术的奇人田汉山为师。对这门古老艺术,当地村民都是口耳相传。腾跃用手机录下了撒叶儿嗬的鼓点,对照音频波纹把旋律记录下来。舞蹈动作则借鉴了大众体操的分解动作教学法,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速成学法。
腾跃将这个方法用在了当地学校的“民间艺人进课堂”活动中,也用在镇文化站开办的村民培训班上。”没多久他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小师父。”当地民间艺人谢克富说。
在当地,请人跳丧鼓,要给每人200元的劳务费。而腾跃在当地跳过30多次撒叶儿嗬,只收过两次钱,一次50元,一次20元,“这两次都是孝子跪下双手奉上的‘封口’,是亲朋才有的礼遇,不得不接。”腾跃说。
品味鄂西大山里的年俗
在华北平原城里长大的腾跃来到鄂西大山里呆了一年,与当地老百姓和土家文化融入一体,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最土博士”。
最初,镇文化站安排他住站里,但腾跃执意住到村子里。调研期间,腾跃把资丘镇19个村跑了个遍,听到哪儿有白事,他就赶去“凑热闹”。有一次他连赶三场白事,三天三夜没睡。
为了尽快与村民打成一片,腾跃主动与他们一起打扫院子、帮厨、聊天,慢慢地,当地方言他基本能听懂,甚至学会和当地人打很老的“上大人孔乙己”花牌。
资丘山大人稀,腾跃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经常一天要骑行30余公里。2016年春节,腾跃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下来过年!
谢克富待腾跃犹如亲儿子一般,给的红包和他两个儿子一样多,“200元,在当地已经不少了。”他们家走亲访友也都带着他。后来老谢的二儿子回来办婚礼,腾跃跟着大伙一起跳花鼓子《十爱》。
柿贝村的孙家蜀老人,其父亲是旧时当地公认的南曲高人。自从腾跃上门拜访后,独居的孙家蜀变得开朗起来,主动邀请小腾去他家住了几次。前不久老人还打电话给小腾,邀请他回村里过年,说新做好了一把三弦要送给他。
最让腾跃感慨的是,他的师父田汉山去年3月不幸去世。他跟师父去过多次丧户家跳撒叶儿嗬,现在轮到他给师父跳了,心里百感交集。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抢救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腾跃采用了录制视频的方式。2016年1月19日,他和田汉山去看望水连村七十多岁的南曲老艺人覃守兰。老人很久没弹琴了,听说他们要来,连忙穿线修弦。
房子里灯光昏暗,他们花了两三个小时为老人录制了南曲视频《渔樵耕读》。后来,老人主动打电话过来,说最近又把曲子重新练习了几遍,请他重新拍摄。“这说明当地老百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提升了。”腾跃电脑里的各种资料有420G之多。
腾跃还积极做好非遗的宣传工作,他为宜昌网站、媒体提供非遗素材、撰写文章;在杨家桥村村口设立知识橱窗;协助宜昌市群艺馆网站“非遗保护”栏目下开设村落民俗文化网页,并提供了大量素材;他还建了微信群、QQ群,把唱撒叶儿嗬的民间艺人都集中起来,其中最大的一个“资丘文化生态保护群”有76人。
这一年的实践,腾跃不仅完成了导师的课题内容,还制作了一批当地文化戏曲唱片,如《长阳南曲》(共4部)、《撒叶儿嗬》(共6部)、《花鼓子》等;并制作了3部宜昌民俗风情专题片:《岁时节庆·杀年猪》《丧葬习俗·游五方、破五方》《祭祀习俗·叫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