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考研经验:历史学跨考华南理工经济学

2017年08月14日 10:44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胡同学

  本科: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学(师范)

  录取:华南理工大学 区域经济学

  分数:368分

  2016年6月我从华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历史学(师范)专业毕业,经历了6个月脱离学校环境的复习,在12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专业是区域经济学。我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考研经历,复试时还在上班,最终还是迈过了一道道坎,跨专业、数学、专业课、初试、复试、离校备考、在职备考,第一次考就被一志愿录取,深感幸运。我的分数不是太高,368分,关于学习方法,我就主要讲一讲和跨专业有关的选择、零基础学习的复试的一些事情吧。

  一 跨专业的决定

  我开始有考研的想法,是在大四上学期。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之前不想考研,我想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母校华师考研氛围不那么浓,我直到大四才接触到比较多的考研党,来自一些保研的朋友和实习时打算考研的队友的影响,我才开始留意考研这件事情。我自己的本科专业也没有太大的让我想深造的吸引力,从小喜欢地理,大学时开始喜欢经济,但一直想都不敢想跨专业的事情,直到大四面临着重重危机,想到大学期间从来没有真正地确立过一个长远的目标,终于觉醒,也找到了勇气,于是下定决心——自己想做的事情再难也要上。

  由于当时已是大四上学期的末尾,如果要考研,只能再等一年,所以我当时还是犹豫了一下,早几个月的话,我可能直接就决定了。后来还是用大学期间迷茫的经历说服了自己。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学。我曾经想,反正要跨专业,那就不管那么多了,一度考虑过理工科专业,但还是没那个底气。从历史学跨到经济学,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跨度,我大学没学过数学,经济学原理也只是知道些皮毛,考研500分中的300分我要从头学起,而且难度不低,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佩服自己的勇气。

  再后面选学校,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往后退。放弃了所有的经济学名校和热门学校,我从理工类985中挑了一个相对好考点的华南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因为想一次就考上。

  二 零基础学习经历

  我从去年的3月开始备考,说起来有10个月,其实真正有效的时间也就6个月。6月之前在学校,临近毕业活动特别多,导致五月和六月进度很慢。6月底毕业回家,有几次找不到学习状态,找不到状态的时候只能坚持着学那么一点。但是,至少该学的都学了几遍。

  我复习公共课的经验,很简单,英语做10年真题,结合认真的研究,政治就是选择题刷一遍+背关键考点+背押题卷,公共课大神很多,我就不造次了。我多讲一讲如何从零开始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

  数学我建议从零基础课程开始看,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特别多,虽然不会直接考,但这毕竟是基础,理解得越透彻,做题越顺手。我学数学从零基础、基础、强化一路看下来,学了至少三遍,但光听课也没用,必须要同时做题,找任意一本考研数学习题集,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能掌握基本的题型了,后面做30年真题,做两到三遍,还需要订正错题和总结。

  至于经济学专业课,零基础的情况下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看起,由于我选学校时就想好选只考宏微观的学校,而且华工给了很详细的考试大纲,所以我的复习范围不是太大,把指定参考书中要考的部分反反复复看几遍,该背的背一背。专业课也需要训练做题,于是我在去年9月报了炳哥的经济学全程班,例题都很有参考性,我做了一两遍熟悉了解题方法,同时听炳哥的课也对书上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专业课就学得差不多了。

  三 复试到录取,感谢命运

  我的初试成绩,数学只有101,自己考完也清楚分数高不了,问题还是出在基础不扎实,专业课122,是一个不错的分数,炳哥的帮助很大。以及政治70,英语75,正常发挥。总分368,在华工区域经济学专业统考生中排名第一,虽然第二只比我低了一分。自己非常满意,基本确定能进复试,这时要开始准备了。

  初试后我找了工作,复试的准备就是一边上班一边进行的。华工经济类学硕复试的笔试考三个部分:金融市场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前不考这么多,今年这是第一次,去年看了招生目录还想过要不要换学校。我没有学过,时间又只有一个月,结果很多内容直到复试开始还没学会,结果复试的笔试只考了47分,靠面试的86分才得以被录取。面试时没有因为本科专业被为难,甚至老师们对我的专业背景很好奇,和我聊了不少两个学科交叉部分的东西。

  复试的第二天就公布了结果,4进2,我是第二名,刚刚好。这一年多走过来,自己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是觉得很幸运。复习的过程磕磕绊绊,初试考完后的感觉也不好,但分数意外的高,我考的专业今年大家的分数也意外的不高(去年平均分都有380),不小心成了第一,到了复试,笔试一塌糊涂,然后靠面试时遇到了一位不为难专业背景的主考官被录取,也许真的是命运自有安排吧。最后,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了跨专业的决定,大胆地追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加上选择了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跨专业,我只想说,可能只需要勇敢的决定、坚定的信念、认真的准备和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就足够了。

  来源:跨考教育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0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2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