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多年来一直作为一个边缘作家在写作,伦敦、上海、重庆,行踪飘忽不定,孤独而又神秘。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再也不能无视她的存在——《伦敦,危险的幽会》、《K》、《一个流浪女的未来》、《饥饿的女儿》、《辣椒式口红》,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在国际华语文化圈横空出世,驱散了笼罩在她头顶上的乌云,露出一道耀眼炫目的彩虹,彩虹在清澈池塘上投下美丽的幻影,这便是虹影,一个很唯美很王尔德的作家。
我是把虹影当同乡来阅读,她笔下底层民众的生活总像一枚钢针插入我的内心,让人感到一种彻骨的痛。贫困是虹影心中的一个死结,也是她作品的底色。另一种底色便是爱情,她仿佛是一个爱情狂似的追求着唯美的爱情,这也是从小遭弃的虹影对人间温情的本能向往。但爱情很多时候是虚幻的,被击中被伤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虹影无法不疼痛。她的小说,只要一涉及女人和爱情,就有一种尖锐撕裂的伤痛。我们在读虹影小说的时候,看得出一种忧伤的旋律始终笼罩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这种方式成为虹影那一代人解决自身痛苦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虹影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心。创作一旦有了这样的趋势,犹如插上了翅膀,飞翔只是迟早的事。虹影离开重庆,十几年间就在许多城市流浪,最后随夫君赵毅衡定居英国伦敦,也许只有这个以雾出名的国际大都市才和她故乡重庆有相似的地方吧。她在此勤奋写作,过去的经历此时从她笔底倾泻而出,全部化为成功的荣耀,这是故乡给予她这个游子的一种安慰。
读虹影,感觉她像是一类昼伏夜出的动物,一只狐狸,火红色的狐狸,带点诡秘和诱惑,在月光下的老房子里神出鬼没;又像是一株什么药草,独自长在深山老林里或高高的悬崖上,饮清露沐明月,开着醒目的花朵,有一种奇异的香。但她毕竟还是社会的人,时代的烙印无法消解,你把她的小说和海男、林白、陈染放在一起读,就有趣味;如果你把她和丁玲、冰心和棉棉、卫慧放在一起比较着读,那就更有意思。(黑白)《春城晚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