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文学体裁中,童话或许是最讲究故事性的一种。童话倾听的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没有一个情节强的故事,你的叙述无异是痴人说梦。
美国著名作家艾·巴·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用意第绪语写作的波兰犹太裔人获得过不少文学奖,其中1970年的美国图书奖就是奖励他创作的儿童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将他的这些佳作集成《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一书,出版了中译本。
童年应该是最快乐的年华。辛格的童话有不少干脆图个轻松滑稽,哈哈大笑。更多的童话则蕴含生活哲理。例如在《三个希望的故事》中,西方传统童话“三个愿望”的原型,被辛格涂描上犹太民族的生活油彩;在善意揶揄对生活要求太多的奢望后,又升华了主旨:美好愿望只有经过努力才可能实现。《节日前夜的故事》的背景已溶入现代生活。故事讲述一名小学生独自回家,途中迷路后的遭遇。将男孩独自面对现实的经历,辛格视作男子汉成长道路上迈出的有些摇晃的第一步。故事随即便升格为“成长小说”的胚胎。当故事中的“我”在华沙街头迷失方向时,人们有理由认为“我”的所见所闻,在不经意间亦显露出辛格本人童年生活的心理烙印。
童话多半用想像的玫瑰色点缀着,对照亦是常见的方式,仙人与鬼怪、美女与野兽、勇士与强盗、天使与魔鬼……种种鲜明的人物外型,夸张地标识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定。可人不能老蜷缩在童话美妙的襁褓中,当他伸展身躯,向成人时代进发时,方才咂着嘴、品味童话的甜蜜转瞬间变成了现实世界的苦涩。从孩提时代进入成人时代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最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心理断乳期。倘若说童话中的坏人与好人如同黑色与白色一般截然分明的话,现实生活犹如用多种层次、深浅不一的灰色组合的水墨画。
老托尔斯泰对人的善恶有过形象比喻:“人如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冷,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应帮助少年朋友识别由不同河床组成的河流。让他们发现复杂的现实世界同样也有“美好”。当然这美好不可能是纯粹的玫瑰色。在这样的文学作品陶冶下,人们才能既不愤世嫉俗,亦拒绝玩世不恭,造就自身正直、勇敢、机智、坚韧的品格,面对生活的挑战。
辛格的《光的力量》就是如此。二战时期,希特勒入侵波兰,在华沙的犹太人居住区,男孩大卫与女孩丽贝卡藏身于被战火摧毁的废墟地下室。寒冬与饥饿威胁着他俩的生存,更可怕的是纳粹士兵的搜查。死神向他俩眨着邪恶的眼睛。偶尔得到了一支犹太教节日的蜡烛,点燃了他们新的希望,鼓励他俩勇敢地设法逃离了纳粹的魔爪。无论你把这篇文学作品看作小说还是童话,你都可以看到辛格风格的另一面,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周身洋溢着“玫瑰灰”的光泽。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