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作家:稀客
记得第一次听到民歌,不是在广播及电视机上,而是从对面的邻居的音响中听来的,我家对面住著一户很爱音乐的人家,他们有著不错的音响设备.也总爱把音乐放得很大声,我们和他们家有著对面之缘,于是首蒙其惠,可以听到许多好听的音乐。
以往他们都放些国语流行歌曲,直到有一天,对面的音响传来了一首令人为之惊叹的歌曲,“如果你是朝露,我愿是那小草,如果你是那片云,我愿是小雨”清脆的吉它伴奏加上没有矫饰的嗓音,像一道清泉从山涧中清新地滑落.这是由邰肇玫和施碧梧所合作的“如果”。民国六十六年,因为一首如果,带起了“校园民歌”的风潮。
或许当时的流行歌曲,除了悲叹人生、歌颂爱情,少了积极意向,加上过于华丽的转音,被讥为“靡靡之音”使得国语流行歌曲变得有些式微.而步入了一个难以突破瓶颈.校园民歌之所以会迅速窜起,也是时势所趋.校园民歌多半是学子们自行创作的歌曲,歌词脱离以往的世俗情爱,多半具有民族意识或温馨励志.歌词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虽说旋律简单,但正因它的简单,使人容易琅琅上口,反而迅速地将这股风潮在全台漫烧起来.
由于许多的学子纷纷投入了民歌的词曲创作,民歌金韵奖则应用而生.一些知名的唱片制作人及红极一时的歌坛唱将,许多还是当年得过金韵奖的,例如:陈明韶、齐豫、李建复、王梦麟、郑怡、黄大城、施孝荣等。陈明韶是第一届金韵奖冠军得主,她所唱的“浮云游子”引起了许多在外游子的共鸣,也勾起了游子们无限的乡愁。她的歌声清亮纯美,正代表了校园民歌单纯朴实的演唱方式。
当时也有几名女歌手的歌声令人惊为天音,好比包美圣与王海玲,包美圣的“看我,听我”其天使般的歌声,真教人为之陶醉.而王海玲是金韵奖第三届的冠军歌手,其音清亮、昂扬、尤其高音的部分,乾净、圆润,像是一个透明的冰块朝天空掷去,凉上天际.她那近乎完美的嗓音,让主办单位张大了眼,更誉其为“金噪子”,她在高二那年,灌了“忘了我是谁”,是当时民歌界最年轻的歌手.金韵奖发掘了王海玲,新格唱片把她当成至宝,虽然日后她并未眷恋歌手而自奔前程,但她的嗓音,著实令人回味难忘。
第二届金韵奖还发掘了一位受人注目的男歌手,有著乾乾净净的外型,刚正不阿的神情,以及全身上下散发著浓浓的书卷气息,相信从民歌走过来的当年学子,没有人不认识他,他就是“龙的传人”李建复。龙的传人并不是他的第一首歌,李建复唱过许多好听而脍炙人口的好歌,但都不及龙的传人来得响亮耀眼.龙的传人由侯德健所作,歌词充满了澎湃的民族血液,“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这首歌由穿著长袍,理著整齐西装头的李健复唱来,特别有味道,尤其他那声乐式的唱腔,把这首龙的传人,表达得声声动人,铿锵有力。每回听到龙的传人,都让人不禁在胸中燃起熊熊烈火,延烧著同为龙的传人的骄傲与尊荣。
在民歌鼎盛时期,有不少大红大紫的作品,相信许多人到现在还是耳熟能详,施孝荣的归人沙城、拜访春天,黄大城-今山古道,王梦麟-庙会、雨中即景,齐豫-橄榄树..等等.而王梦麟的成名曲就多达数首,几乎每首都红遍大街小巷,他的小草、阿美阿美也是代表作之一。
金韵奖的民歌创作比赛总举办了五届,而第四届和第五届居然相隔了四年,这段期间正是民歌逐渐衰退的时期,为了因应市场,民歌的创作,顺应商业,失去了原本的纯真,也少有佳作出现,在第五届也就是最后一届的金韵奖里,优胜的歌手们,显少还有人记得他们。
虽然民歌在80年代初,巳到了强弩之末,但民歌的清新风格却改造了日后的国语流行歌坛,民歌之后的国语歌曲,曲风有著民歌脱俗的影子,及加入了更多的创作意念,那时出现了一批唱作才子,李宗盛、童安格、罗大佑、黄韵玲、苏来等。国语唱片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经过二十几年的洗练蜕变,现今的国语流行歌曲,早巳呈现多样化的曲风,不论词曲及编曲,都有著长足的发展。
每当午夜梦回,舒服地坐在书桌前,聆听著当年传颂一时的民歌时,脑海里不由地浮现了穿著简朴的民歌手,抱著吉它,自弹自唱的潇洒。很高兴在我的岁月里曾经有过民歌的记忆,它们不仅是我生命里一段清新的回忆,那些歌曲也成为国语歌坛史上,不朽的回荡。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